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桑昂丹增 传讲
第一百八十六讲 2014年1月31日
【原文】
大士道皈依的意乐,不是为了自我利益,而是为了利他证得佛果,也就是加行发心殊胜。皈依的时间,是从即日起直至没有证得菩提果之间。
如果有人想:获得菩提之时还需要皈依吗?
到那时,本身具备十力、十自在,因此自身远离一切畏惧,具足救度他者的力量,所以成佛时不需要皈依。
皈依的对境,是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教法证法以及一地至十地末际之间的住地菩萨僧众,共同外皈依境是这三宝;不共内皈依境,是加持根本的上师、悉地根本的本尊、事业根本的空行;尤其是殊胜方便金刚乘的皈依境,是处所的脉、动摇的风、庄严的菩提心;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的皈依境是“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菩提果间永皈依”。
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断故欺惑故,无故有畏故,二法及僧众,非永皈依境。”教法,需要证悟其意义,因为在原原本本了悟意义时,词句也就无有必要,就像已经渡过了河就不再需要船只一样,这是“断故”。证法,在获得上上道的时候,前面的道是所舍的无常法,这是“欺惑故”。“无故”,是指声闻缘觉圣者不具备菩萨圣者的功德,圣者菩萨不具备佛陀的功德,所有凡夫菩萨仍然怀着恶趣的畏惧,故而不是永久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处只有佛陀,他是三宝的本性,如云:“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其中的“能仁”是指本师佛宝,“法身”是指证法身以及教法身两种,与佛心相续功德的法不可分割者,即是僧众,实际上究竟的皈依处只是唯一的佛陀。关于三根本和风脉明点在下文有阐述。这里讲的本体自性大悲是大圆满的皈依境,所依是风脉明点,能依是自性菩提心光明智慧,如果归为一种,即是显宗里说的如来藏、密宗讲的自然智慧唯一明点。倘若分为两类,则是本来清净大空智慧和任运自成显现智慧。如果分成三类,即是本体空性智慧、自性光明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又包括外明大悲与内明大悲,内明大悲现空无别的本性,是(本体、自性、大悲)三者无二无别。
皈依的时间:依照因相乘而言,在没有安住在外菩提果菩提树下之前,在没有现前内菩提果觉性如来藏之前皈依。或者按照密宗的讲法,在没有苏醒本尊本体之前皈依。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的果位。为此《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相结合而作宣讲。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为大圆满龙钦心滴之前行,依殊胜上师无谬之口传所做之记录。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和修持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不共内前行。
不共内前行分为六个科判: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四、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罗;五、顿然断除四魔之古萨里——积累资粮;六、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今天所宣的是第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引导。
皈依引导分四:皈依的分类、皈依的方式、皈依的功德和皈依的学处,今天所宣的是皈依的分类。
开启正法之门必须依赖于皈依,开启皈依之门必须依赖于信心。信心分为净信、欲信和诚信,在《前行备忘录》中又增加了不退转之信心,信心分为四种,此等内容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皈依之分类——小士道之皈依、中士道之皈依和大士道之皈依。
皈依的方式以意乐、时间和对境而区分,小士道的皈依和中士道的皈依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大士道皈依的方式与其他皈依方式的区别。
宣法的方式比所宣之法更重要,闻法的方式比所闻之法更重要,因此之故,宣法者——我作为上师,闻法者——你们作为弟子,都应反观自相续如是发心:“遍虚空之处遍满众生,遍满众生之处遍满痛苦,为了将一切被痛苦所缚的众生安置于究竟佛的果位,为此今天我如理如法地闻法,并对所闻之法如理如法地实修。”应如是以菩提心所摄持而听闻今天的法。同样,闻法之行为也应无误无颠倒如理取舍而奉行。三过、六垢和五不持之行为是所弃之行为,应奉行六度、依止四想之行为,此等行为应如理如法地取舍而听闻今天的法。总之,闻法之动机和行为应无误无颠倒地取舍而听闻是非常关要的。
今天在此闻法的所有弟子,外看你们的形象和威仪,与法非常相应、非常殊胜,但我看不见你们的内心。希望大家内心和外在的威仪一样,也应该调伏得如理如法,因此希望大家如理如法地闻法。
今天所宣之法是大士道皈依的意乐。
大士道皈依的意乐,不是为了自我利益,而是为了利他证得佛果,也就是加行发心殊胜。
现今所宣之法是小士道之意乐、中士道之意乐和大士道之意乐的区别,即皈依动机之区别,此处所宣的是大士道的意乐。大士道行人不是为了自己一人从三有六道中解脱,而是为了遍虚空的一切有情都能从三有六道中解脱而证得佛的果位,以如是的意乐皈依,称之为加行发心殊胜,也称之为大士道皈依之意乐。
亚青邬金禅修圣处是以修行为主的实修圣地,在此处出家众或在家众,不是仅仅以闻思为主,而是以实修为主的修行者。因此,不应该仅仅以闻思的姿态说:“哦,皈依就是这个,皈依的方式、意乐是这样的……”所闻之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字或者书面上,应该付诸于实修,将其纳入相续,纳入相续就等于你在实修。
此等一切法义,不应该放在闻思或者词句之上,要纳入相续而做实修,否则无法具足法之行相,也无法具义,因此应实修而将法纳入相续。
皈依的时间,是从即日起直至没有证得菩提果之间。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行为,称为之皈依。皈依的时间,是从即日起直至没有证得菩提果(究竟佛之果位)之间。
如果有人想:获得菩提之时还需要皈依吗?
到那时,本身具备十力、十自在,因此自身远离一切畏惧,具足救度他者的力量,所以成佛时不需要皈依。
如果已证得佛果,此时功德已经圆满,自身已经远离轮回一切畏惧,而且具足救度他者的能力,所以成佛时不需要皈依三宝。
皈依的对境,是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教法证法以及一地至十地末际之间的住地菩萨僧众,共同外皈依境是这三宝;
皈依佛法僧三宝,如是认定皈依对境。
大士道、中士道和小士道的意乐、时间和对境,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一定要明了。比如说,小士道的意乐,是希求自己一人从三恶道中解脱而获得人天善趣的果位;中士道的意乐,是希求自己一人从三有六道轮回中解脱,证得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果位;大士道的意乐,并非是为了自己一人,而是愿遍虚空的一切有情证得远离两边的究竟佛果。以上内容属于三士道皈依意乐之区别,以及三士道在时间和对境上的区别,大众一定要明了。
大士道皈依的对境:佛是具四身五智的佛,法是大乘的教法和证法,僧众是一地至十地末际之间的住地菩萨僧众,此三宝称之为共同外皈依之三宝。之前宣讲了中士道皈依对境中的“佛”是阿罗汉,但他们不皈依阿罗汉的身体,为什么?他们认为阿罗汉的身体是异熟苦蕴谛不净之自性,因此他们所皈依的对境是阿罗汉相续中的智慧灭谛。此处大士道皈依的对境是具足四身五智,即没有边堕的身和意相续的智,两者没有区分,如是称之为大士道皈依的佛。
皈依的法呢?中士道不承认大乘法,认为只有小乘的教法和证法。而上士道不区分大乘的教法和证法,如是皈依为大士道的皈依法之对境。
皈依僧的对境区别:中士道皈依的僧是预流、一来或不来的圣僧,他们皈依的时候,不是皈依圣僧的身体,而是皈依圣僧相续的智慧灭谛。大乘皈依的对境僧众,是从一地至十地末际之间的菩萨僧众。此时所认定的菩萨,不区分身和意而如是认定。
大士道的皈依对境,分为显乘和密乘,此处所宣的是显宗的皈依对境,接着宣讲不共内皈依之对境——密乘之皈依对境。
不共内皈依境,是加持根本之上师,悉地根本之本尊,事业根本之空行;
此为不共内皈依境,如是修持而皈依。
尤其是殊胜方便金刚乘的皈依境,是处所的脉、动摇的风、庄严的菩提心;
金刚乘之皈依,是具足风、脉和菩提心。具足脉要和风要,则庄严之菩提心堪能,如是而皈依。
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的皈依境是“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菩提果间永皈依”。
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断故欺惑故,无故有畏故,二法及僧众,非永皈依境。”
皈依的对境是佛法僧三宝,而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之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那么为什么这样宣讲呢?弥勒菩萨如是所宣:“断故欺惑故,无故有畏故。二法及僧众,非永皈依境。”所以,究竟、唯一、永久的皈依对境是佛宝。此处引用了弥勒菩萨所宣的“断故欺惑故”,此为何义呢?在下面作了注解:
教法,需要证悟其意义,因为在原原本本了悟意义时,词句也就无有必要,就像已经渡过了河就不再需要船只一样,这是“断故”。证法,在获得上上道的时候,前面的道是所舍的无常法,这是“欺惑故”。
此称之为“断故欺惑故”,接着宣讲“无故有畏故”。
“无故”,是指声闻缘觉圣者不具备菩萨圣者的功德,圣者菩萨不具备佛陀的功德,所有凡夫菩萨仍然怀着恶趣的畏惧,故而不是永久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处只有佛陀,他是三宝的本性,如云:“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
究竟的皈依处只有佛陀,也就是佛宝,佛陀是三宝的自性,因此如颂云:“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此为何义呢?
其中的“能仁”是指本师佛宝,“法身”是指证法身以及教法身两种,与佛心相续功德的法不可分割者,即是僧众,实际上究竟的皈依处只是唯一的佛陀。
法和僧都聚集在佛宝之中,因此,佛宝是究竟、唯一的皈依处。
关于三根本和风脉明点在下文有阐述。这里讲的本体自性大悲是大圆满的皈依境,所依是风脉明点,能依是自性菩提心光明智慧,如果归为一种,即是显宗里说的如来藏、密宗讲的自然智慧唯一明点。倘若分为两类,则是本来清净大空智慧和任运自成显现智慧。如果分成三类,即是本体空性智慧、自性光明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又包括外明大悲与内明大悲,内明大悲现空无别的本性,是(本体、自性、大悲)三者无二无别。
以上内容为上士道显密、外三部、内三部、大圆满皈依的方式,皈依的方式如是而区别。比如风的形象、脉的形象和庄严菩提心明点的形象;或者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的形象;或者说本净、任运之自性……此等内容我不会详细讲解,如果你们以后想闻思内外续部,到时再做详细讲解,现在大概性地如是理解即可。
以上内容为上士道皈依的对境,接着宣讲皈依的时间。
皈依的时间:依照因相乘而言,在没有安住在外菩提果菩提树下之前,在没有现前内菩提果觉性如来藏之前皈依。或者按照密宗的讲法,在没有苏醒本尊本体之前皈依。
大士道、中士道、小士道的皈依从意乐、时间和对境三种特点而区分。
皈依又可分为两种:因皈依和果皈依,此等内容明天继续宣讲。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法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