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公元10世纪后期,佛教在藏区复兴,这便是“后弘期佛教”的开端(佛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至公元9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灭佛前,被称为“前弘期”)。此后,陆续涌现出不少教派,早期有噶当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这些教派先后传入甘肃藏区。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创立了格鲁派。自格鲁派传入甘肃藏区后,其他教派大多被其取代。先是公元1459年卓尼大寺由萨迦派改宗格鲁派,促使格鲁派势力迅速发展。至公元1710年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建成后,格鲁派势力进一步扩展,成为甘肃绝大多数藏族信教群众信奉的教派 。
噶当派创立于公元11世纪中叶,是藏传佛教最早形成的教派之一。“噶当”在藏语中意为“佛语是指导一切僧人修行的诫命”。创始人是阿底峡,其弟子仲敦巴对噶当派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噶当派提倡僧人修习应循序渐进,重视戒律和寺院组织。该派兴起后,势力发展迅速,寺院曾遍布西藏各地。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主要依据其教义创立格鲁派,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此后噶当派逐渐融入格鲁派。噶当派曾在甘肃河西及洮岷藏区传播,但势力微弱。今临潭县流顺乡境内的圆城寺(俗称侯家寺)最初是噶当派寺院,该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后改宗萨迦派,自此噶当派在甘肃藏区逐渐销声匿迹。
萨迦派的创始人为贡噶宁布。该派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萨班贡噶坚赞和八思巴。公元1073年,他们在西藏日喀则西南仲曲河谷修建萨迦寺,教授僧徒,传习佛法,萨迦派由此形成。“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主寺附近土质呈灰白色而得名。又因该派寺院外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所以俗称“花教”。
公元1244年,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应驻凉州(今武威)大将阔端(成吉思汗之孙)之邀,携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先后赴凉州与阔端会晤(公元1246年萨班抵达凉州,次年正式会晤),促成西藏归顺蒙古。彼时,萨迦派开始在凉州地区藏族中传播,天祝的阳庄寺(今天堂寺前身)随之改宗萨迦派,藏语称为“萨什迦贡” 。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受封蒙古国师,赐玉印,后又领总制院(宣政院)事,升号帝师,萨迦派势力因此大增,盛极一时。八思巴曾常驻锡香根(今临洮县城),管理藏区事务,推行抑苯倡佛政策,大力发展萨迦派,同时排斥打击苯教势力。
公元1254年,八思巴赴京途经卓尼时,留弟子喜饶益西在卓尼地区弘法传教,喜饶益西将原属宁玛派的卓尼寺(今禅定寺)改宗萨迦派,由当地部落首领些地任寺主,扶持寺院发展。此后,八思巴又派另一弟子在河州韩家集修建韩家寺,该寺后成为萨迦派在甘青藏区进行政治、宗教活动的主要寺院。此外,在岷州地区也建有萨迦派寺院,元末明初岷州的著名高僧班丹加措便是萨迦派僧人。
公元15世纪后,随着格鲁派的兴起,河西、岷州、迭州、临洮等地的萨迦派寺院纷纷改宗格鲁派,萨迦派势力日趋衰落。至1990年,甘肃藏区仅有两座萨迦派寺院,即迭部县多耳乡的白古寺和夏河县甘加乡的甘坪寺,有僧近百人。
噶举派由玛尔巴于公元11世纪创立。米拉日巴为该派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最大特点是“大手印”。“噶举”在藏语中意为“口授传承”,因其注重密宗教义的口传心授而得名。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因而俗称“白教” 。噶举派支系繁多,有塔布噶举和香巴噶举两个传承。香巴噶举势力较小,影响有限。而塔布噶举门徒众多,并发展出4个派别,其中都松钦巴创立的噶玛噶举派影响最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即由该派首创。噶玛噶举派又有黑帽系和红帽系之分,与元明中央政府关系密切。
元代时,噶举派黑帽系在甘肃河西藏区传播。据史载,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天祝时,在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并将原属萨迦派的阳庄寺改宗噶举派。同时,噶举派黑帽系还在河西藏区兴建了一些寺院。明清时期,噶举派各寺纷纷改宗格鲁派,该派逐渐在甘肃藏区消失。
宁玛派中“宁玛”意为“古旧”,因其遵循前弘期(公元9世纪中叶以前)旧密咒而得名。宁玛派信徒分为出家和在家两种。出家的称“根敦巴”,住居寺院,有严格的戒律、严密的组织和一套学经制度,除在学经内容、修持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特色外,依次受出家、沙弥、比丘等戒,禁止结婚,在许多方面与其他教派共性较多 。在家的称“庆巴哇”,即在家信佛者,相当于一般佛教居士,须受近事戒,承认守护佛教最基本五戒,定期参加宗教活动。
宁玛派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莲花生大师,八大法行像最能体现该派特征,注重密法修持是该派的一大特色。宁玛派遵循宁玛九乘、宁玛十八部、大圆满法。该派僧人戴红色僧帽,俗称“红教”。宁玛派初无派名,于公元11至12世纪逐步形成。初期以分散发展为主,至公元16世纪以后才有较具规模的寺院,公元17世纪在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支持下得到较大发展。该派形成后即传入甘肃藏区,并逐渐发展。公元1887年在嘉木样四世嘎藏•图旦旺秀的支持下,创建了拉卜楞红教寺院。至20世纪40年代,甘肃藏区共有8座宁玛派寺院,分布于夏河、玛曲、卓尼等地。80年代末,有宁玛派寺院5座,即夏河县阿木去乎宁玛寺和拉卜楞宁玛寺,玛曲县阿万仓宁玛寺和木西合宁玛寺,卓尼县完冒乡康木车宁玛寺,共有150余僧人 。
格鲁派的创始人是罗桑扎巴,因生于青海湟中宗喀,故称宗喀巴。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在西藏发起宗教改革,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提倡学行并举,显密兼重,主张僧人严持戒律,学经遵循次第,禁止娶妻和参加生产劳动,加强寺院组织和管理制度。起初,该派亦称“新噶当派”。因其首建甘丹寺,并以甘丹寺为主寺,故又称“甘丹派”。“格鲁”这一名称因甘丹寺逐渐演变成教派名称。由于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俗称“黄教”。
格鲁派在西藏兴起后,随即传入甘肃藏区。公元1578年,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应邀抵青海与蒙古首领俺答汗(受明廷封为顺义王)会晤(会晤后俺答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此为“达赖喇嘛”称号之始,后人追认根敦朱巴为达赖一世,根敦嘉措为达赖二世,索南嘉措为达赖三世),促进了格鲁派在甘肃藏区的传播与发展。
公元17世纪中叶后,在清廷扶持下,格鲁派势力进一步扩展,成为藏区最大的教派,为绝大多数藏族信教群众所信奉。至民国时期,甘肃藏区有格鲁派寺院近两百座,僧侣万余人。1990年,该派有寺院近百座,僧侣约4000余人。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72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