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用黄金打造的“塔尔寺”
塔尔寺,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它到底有多重要。这么说吧,这座寺院就像是耶稣在伯利恒马厩里诞生的那座圣诞教堂一样重要。
元朝快结束的时候,朝廷里的官员个个贪污,做事又狠又坏,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到处都是农民起来反抗。朱元璋是这些起义头头里的三个大佬之一,他不仅要跟元朝的官军打,还得跟其他两个起义头头陈友谅和张士诚抢地盘。到了1356年,朱元璋打下了南京,他就照着元朝的那一套,搞了个江南行中书省,算是有了个正经八百的政府班子。
当朱元璋在中原地区逐渐壮大他的事业时,远在中原之外的安多宗喀地区,就是现在的青海省西宁、湟中这块地方,1357年秋天,按照藏历算是10月10日,有个小孩出生了。他的父亲名叫鲁本格,是个蒙古人,在当地担任最大的官职——达鲁花赤,母亲则是位藏族女子,名叫香萨阿切,她的娘家就在不远的苏尔吉村里。这对夫妇给他们的第四个孩子起了个名儿,叫罗桑扎巴。
说起罗桑扎巴,你可能不太熟悉。不过在他出了名以后,藏族的朋友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不再叫他的本名了,而是叫他“宗喀巴”这个尊称。
宗喀巴出生时,他妈妈香萨阿切自己动手给娃剪了脐带,脐带的血滴到了地上。没想到,过了好些年,那地方竟然长出了一棵在高原上很难见到的白旃檀树,也就是菩提树。
朱元璋的出头,预示着中原要换新朝代了,而这个小孩的出生,也意味着藏传佛教要大变样了。
宗喀巴的爸爸在当地是个大官,管着军民好多事儿,但他也是个特别信佛的人。
宗喀巴才3岁大的时候,噶玛噶举黑帽系的第四代活佛,名叫乳必多吉的,从遥远的西藏启程,一路走到青海,然后继续前往北京。等他到了青海地界,鲁本格就急匆匆地带着自家孩子去拜见乳必多吉活佛。乳必多吉活佛特别给宗喀巴进行了灌顶仪式,还给他传授了近事戒的规矩。
宗喀巴7岁那年,爸妈就把他送到了黄河北岸的甲琼寺,让他正式当了和尚。他的老师是甲琼寺的老大,噶当派的僧人顿珠仁钦。这人不仅在西宁那边挺有名,在卫藏,也就是以前的西藏,也是个大有名气的高僧。
跟顿珠仁钦大师学了9年佛法后,17岁的宗喀巴踏上了前往卫藏的路,去学习更多的经文。
在藏族的地方,有个老规矩,不管你老家在哪儿,学佛学到一定程度,就得去卫藏进一步学习,还得去拜拜藏传佛教的神圣之地拉萨。
身为佛教信徒的母亲,在送宗喀巴离开时,心里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只不过,她压根儿没想过,宗喀巴这一趟出门后,母子俩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
宗喀巴抵达卫藏后,一门心思扑在了学经上。他先去了老师顿珠仁钦母亲的寺庙,名叫第瓦巾寺,在拉萨城的西南边儿,是个噶当派的寺院,在那里苦读了两年。之后,他又跑到萨迦,去找当时很有名望的萨迦派僧人宣奴罗追求学法。
宗喀巴努力求学那会儿,卫藏乱得很,情况不比中原好多少。元朝统治西藏时,扶持的萨迦派,随着元朝没落,势力也一天天弱下去,最后被帕竹噶举派用武力给顶替了。那时候,萨迦派、噶举派这些宗教团体,不光搞宗教,还直接插手政治、经济,贪污腐败,抢权抢钱。尤其是那些教派里的大和尚们,一个个都成了特权户,拼命捞钱,欺负老百姓,还对女的动手动脚。
瞅着那会儿社会的乱七八糟,宗喀巴虽然整天埋头读书,但他心里已经种下了“改革宗教”的大志向。就像他以后讲的,“要是和尚们不守规矩,那和尚和平民百姓还有啥两样呢?”
1379年那会儿,大明王朝由朱元璋建立已经11个年头了,中原地区正慢慢从战争的创伤里恢复过来,变得日渐繁盛。辛萨阿心里一直挂念着远方的儿子,急得不行,就托人给宗喀巴带去了一封信,还有自己的一缕白头发,满心希望儿子能看到信,回家来看看自己。
宗喀巴一心向佛,铁了心不回老家。他用自己的鼻血画了一幅凶猛的狮子吼佛像,寄给了母亲,并跟她说:“要是在我出生的那块地方,拿这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作为核心,建座佛塔,那就跟见到我本人没啥两样了。”
22岁的宗喀巴虽然还没大红大紫,但已经有人追随他了。香萨阿切收到儿子的信后,在信徒们的搭把手下,按照宗喀巴的吩咐,在他出生的老地方,把他寄回来的狮子吼佛像和白旃檀树放到塔里,然后砌石头建了个塔。这个塔里头包着树,大伙儿叫它“莲聚塔”,算是塔尔寺的开端。
28岁那年,宗喀巴接了比丘戒,之后就在卫藏这块地上开讲佛经,传播教义,还收了不少徒弟。
31岁那年,宗喀巴选择戴上了一顶桃形尖顶的黄色僧帽。在这之前,整个藏传佛教的历史上,仅有两位大师戴过黄帽,这两位大师都因严守戒律而出名。宗喀巴戴上这顶黄帽,无疑是在明确表达自己对于戒律的极度看重。
宗喀巴刚开始找徒弟的头十年里,跟着他的人 few and far between,也就三十来号人。但他没放弃,一个劲儿地推动宗教的新变化。他一边忙着写书写理论,一边还大力提倡和尚们得严守规矩,这点老百姓特别喜欢,也让他赢得了不少人的心。
1409年那会儿,宗喀巴大师动手建了甘丹寺,还在拉萨搞了个超大规模的祈福大会。这个大会啊,不论你是哪个教派、哪个地方来的,都能参加,结果一下子聚集了一万多和尚,那场面,比以前的任何法会都要壮观得多。那时候,52岁的宗喀巴大师已经被大家公认为了藏传佛教的头儿,他创立的格鲁派,是藏传佛教里最后冒出来的一个大派别,而且到了现在,它还是藏传佛教里最主要的一个派别呢。
宗喀巴大师在62岁那年,在他亲手建立的甘丹寺里安详离世。打从17岁出门后,他就再也没能回到老家。那个有名的“莲聚塔”,外面包着树,虽然修修补补了好多次,还在小塔外面加盖了一座12.5米高的大银塔,但它还是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没能发展成一个寺院。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也就是1560年那会儿,人们在大银塔外面建了个大金瓦殿,主要是为了把塔身给遮住。又过了151年,时间来到了1711年,刚好是乾隆出生的那年,大殿的屋顶进行了大改造,用了1300两黄金和一万多两白银,改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的金顶。这样一来,大金瓦殿这个名字总算是实至名归了。
大金瓦殿刚盖好的时候,禅师仁钦宗哲坚赞首先动手,在塔旁边搭了个小屋用来打坐修行。后来,他又跑到塔的南边,盖了座弥勒殿。
到现在,塔尔寺已经渐渐有了个大概的样子。
1582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了青海,他跟仁钦宗哲坚赞还有当地的藏族部落首领们说,要把塔尔寺扩建得更大,还赠送了佛像来供奉。从那以后,塔尔寺就开始红火起来,发展得很快。
1612年,四世达赖下令建了个大经堂,用来传授佛法。这个地方后来变成了显宗学院,是四大学院里的一员。在学院最热闹的时候,能装下3600多个和尚一起念经。到现在,每天早上都还有800多位和尚聚在这儿,念经修炼。
清朝康熙那时候,皇上对塔尔寺特别看重,老是送法器、佛像、佛经、佛塔这些宝贝过去。就连康熙和乾隆两位皇上,都亲自写了字,做成匾额送给塔尔寺。
1692年那会儿,修了座护法殿,大伙儿都爱叫它小金瓦殿。里头不光摆着宗喀巴师徒三人和莲花生大师的雕像,最绝的是,还放着一堆动物标本,像野牛啊、羚羊啊、老虎啊、黑熊啥的。特别是里头有匹白马标本,据说是第九世班禅大师却吉尼玛从扎什伦布寺一路骑到塔尔寺的坐骑。
但是,塔尔寺有规定,殿内不能拍照,所以我们只能拍一拍各个大殿的门口。
1711年的时候,塔尔寺的第十八位大法台,他在大金瓦殿旁边搞了个医明经院。这地方专门培养了好多有名的医生,后来还成了塔尔寺里头的四大经院之一。就因为这样,你现在去塔尔寺外面,还能看到一个藏医院呢。
1717年那会儿,人们为了祝愿住在塔尔寺的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长命百岁,就盖了座殿。这座殿呢,大家习惯叫它祈寿殿。
一来到祈寿殿,我就觉得门口那棵树挺特别,长得真好看。结果一打听,真不是棵普通树。
祈寿殿落成后,办了个点火开光的仪式。在那个开光洒圣水的地方,后来竟然长出一棵旃檀树,跟大金瓦殿前的那棵旃檀树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树前面摆着的那块立着的石头,有个传说,说它是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切以前背水时,用来靠着歇脚的神圣石头。
上面说的是康熙那时候建的几座经堂,因为上面的人很看重,塔尔寺就一直在扩建、弄得越来越好,最后变成了格鲁派里头的六大寺庙之一(其他五个大寺庙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楞寺)。
我觉得,藏传佛教的寺庙可不仅仅是个拜拜的地方,它更像是个大宝库,里面摆满了以前那些特别值钱、特别有艺术味儿的好东西。
塔尔寺里头,除了那个超有名的大金塔,还有三大艺术宝贝,简单说就是:墙上的壁画、用酥油做的花,还有堆起来的绣品。
说起壁画,那自然是不用多介绍。我本来以为酥油花嘛,就是用酥油随便捏成的花朵,没啥大不了的。但直到我在塔尔寺的酥油花展览馆亲眼见到那些作品,才发现自己真是小瞧了它。原来酥油不仅能捏成花,还能塑造佛经传记里的佛像人物、精致的亭台楼阁,以及各种动人的故事情节。这些作品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是多么难得,生命又是多么无常,提醒我们要摒弃恶行,多做善事。
说起来,酥油花这东西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宗喀巴大师在拉萨祈愿法会上,说起他梦到佛前摆着花卉饰品,场面特别神圣庄严。打从1612年开始,塔尔寺就为了缅怀宗喀巴大师的这个梦,开始做酥油花供养。到现在,塔尔寺的酥油花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堆绣这种手艺,就是把五颜六色的绸缎、羊皮还有棉花这些材料,一层层地缝在布幔上,绣出佛祖、菩萨、罗汉、尊者这些神圣的形象,还有好看的花卉、鸟兽图案。
不过,酥油花馆里头还是老规矩,只能瞧不能拍。我就想不通了,这么好的文化艺术,咋就不让拍照,好让更多人知道呢?
蟋蟀头提道,可能就是为了让咱们自个儿来塔尔寺走走看看,感受一下。
小贴士来啦:
塔尔寺就在西宁市区外头,大概27公里远,开车过去半个小时就到了。
塔尔寺那儿设有东、西两个停车区域。要是开车去,直接用导航找东山门停车场就好啦,它就在塔尔寺大门边上,走进去就行,观光车都省了。反过来,要是停到西山门那边,那可就远了,还得另外掏钱坐观光车,那车费可不便宜,一个人得35块呢,有点坑。
票价:每个人得付70块钱。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72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