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全文·目录)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出版说明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开场白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佛国品第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方便品第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弟子品第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菩萨品第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不思议品第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观众生品第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佛道品第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香积佛品第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菩萨行品第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法供养品第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嘱累品第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什么是佛境界
维摩居士从哪里来
维摩居士为什么来
妙喜国来的佛及一切
愿生妙喜佛土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言: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咤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结。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阿閦佛在东方,不是在我们这个太阳的位置,还不晓得过几个太阳,在多远多远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介绍了西方阿弥陀佛的佛土,「阿」字是开口音,在梵文中代表了无量、无尽的意思,阿弥陀佛和阿閦佛的名号都是「阿」字头。中国流行的佛教,多半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边有三位大老师,校长是阿弥陀佛,首席副校长是观世音菩萨,第二副校长是大势至菩萨。将来阿弥陀佛涅槃了,就由首席副校长即位,还是叫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和念观世音菩萨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介绍的东方佛土可多了,有药师佛、阿閦佛,《法华经》和其它经典,还介绍了许多其它东方佛土。六祖在《坛经》就说过,你们在东方的人造了罪,就念佛想往生西方,那西方的人造了罪,念佛该生何方呢?是不是大家把机票交换交换就可以了?佛经上介绍的东方佛国,都是生气勃勃的,因为东方世界代表生发,而西方是代表归宿。这一品介绍的东方阿閦佛,有不动的含义,所以又称为无动佛或无动如来。现在我们来看怎么见阿閦佛。
什么是佛境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尔时,就是当时,我们讲《维摩诘经》已经讲了大半年了,在经文中还是同一天的事。佛问维摩居士,你要见如来,要怎么样才真正见如来?注意,佛并没有说他是佛,真的佛是哪一个啊?那个释迦牟尼只是个肉身。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维摩居士答,佛不用向外去找的,每个人就是佛。「如自观身实相」这句话你搞清楚了就见到佛了。我们现在身体是假相来的,人从出生,到少年、壮年、衰老,这个身体不是我,即使你成了佛,这身体也不是你。有人说他观到身体实相了,他打坐时看到自己这个肉身坐在这儿,另外一个身体站在空中,这还是幻相。要你们修白骨观、安那般那,都是修法,不是目的,修法的目的是要能够「观身实相」。所以维摩居士答复要怎么样见如来,他说「如自观身实相」,实相本空的,也就是智慧悟道,我观自己身体实相是空的,所以「观佛亦然」,我观佛的身体也一样是空的。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例如今天是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我们有此一会,大家坐在这儿听一个老头子吹牛。五十年后这一会还有没有?你我可能都不在了。但是如果五十年后有人听到我们今天上课的录音,知道曾经有此一会,心中会有个影子,但不是真的。「前际不来」,古人没有到过现在,现在这里也没有古人;「后际不去」,你说有明天,明天是明天,同现在没有关系;「今则不住」,现在也了不可得,念念迁流不停。
《金刚经》说什么是如来,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来了等于没有来,去了等于没有去。顺治皇帝的出家诗说:「未生之前谁是我,既生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知我,合眼蒙眬又是谁?」照佛法的答法,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生而无生,来了等于没有来。维摩居士与佛面对面,他说看佛是「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我们打坐观心,看自己的念头,过去就过去了,下一个还没生,刚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
昨天下午有位教育界的同学从外地来看我,他说很累,学佛也不得力,现在正修观心法门。我问他是怎么观的,他说前念去了我不追,后念没起我不引发。我说很好啊,他说,但是,老师你说当下即空,偏偏我当下空不了!我说,你这孩子好笨!前念跑了不追,对的,回忆过去的事是笨瓜,未来的事要想是傻瓜,当下即空你不能改一个字,说「当下即是」吗!你空个什么啊?他听了愣住了。我再说,当下即空,哼!我算不定还讲当下即有呢!你去抓那个空就是不空了嘛。当下即是,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也就是空也就是有。在人家嘴上求佛法的人是没出息,要你自己心中求。你当下即是就对了,你管他空不空啊!我们这教室,下午上课的同学走了,晚上上课的同学还没来,中间是空还是有?(同学答有)对了,这个教室还有的嘛,空空洞洞蛮舒服的,为什么要把这房子丢掉呢?值一千多万哪(众笑),但他本来空的。这样讲,你们懂了吧?观心就是这样观的,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听任自然。安心得很,那里就是。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什么是色?看得见形象的就是。你们打坐,唉哟,气动了,腿发麻了。你晓得气动了,晓得腿发麻了,你就在观色,你把身体看得太牢了。色本身就是空,所以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去观,不去求。
「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不观色,连下来是不观受想行识,全都丢开了。这才是观佛,才是见如来。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什么是佛?大殿上的不是佛,你梦中看见发光的也不是,不是四大起,不从身体上来。相同于虚空,但是没有说虚空就是佛,虚空是物理的现象。
「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六入就是六根。大家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静坐就是想求切断六根。有人说自己打坐很清净,就是还听见声音,你又不求成为聋子,为什么不听声音?听到了,可是同你不相干嘛!大家现在听我讲话,有哪句话留住的?你留不住的!同时外面街上也有车子声,同你不相干,不是很清净吗?「六入无积」,它本来不停留在里面,过去就过去了,不去追求。
「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都过去了,所以不在三界,三垢(贪、嗔、痴)都解脱了,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也都成就了。
「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三明(六通中的宿命、天眼、漏尽三通明)具足,可是通明与无明一样,都是一念。所以神通与无明是一个东西。
「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佛法讲无相,可是无相只讲了一半。《维摩诘经》给你讲彻底了,是无相也是有相,不是无相,也不是有相。不一,就是二,但又不是异。不是自己来的,也不是佛菩萨给你的。不是无相,也不要执着无相,都不可取。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你度到彼岸是去太平洋哪一边啊?跳出苦海是跳到哪里去?跳到乐园吗?怎么知道乐园一定比苦海好?不跳出来,苦海也是乐园。所以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观于寂灭,亦不永灭。」虽然证得涅槃,还是入世。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这四句话重要得很,是真正的佛法,你能搞懂了,下次不要来听《维摩诘经》,不用来上当了。如来是什么境界?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不可以抓住这一面,不可以抓住那一面。不可以用智力明白,也不能用意识推测。所以《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你有个想搞清楚的念头,就已经悟不到了。「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这两句话非常严重的!既然如此怎么办呢?只有睡大觉去了,真的哟!你有资格尽管睡,睡觉也可以开悟的。我前面提过,我家乡有位素不识字的乡下人,他就是出家之后一觉睡了三年,醒来之后,就开悟了,还能够写出很好的诗来。另外一个睡觉的故事,有位铁牛禅师,大家在打坐,他老兄却躺在禅堂上睡觉。老和尚来巡查撞见了,问他,你有道理吗?就是问:你悟了吗?他作了首偈子:
铁牛无力懒耕田带索和犁就雪眠
大地白银都盖覆德山无处下金鞭
这条牛睡在雪地,身上都盖满了雪,看不见了,你打也打不到。意思是他证到空了。方丈一看,好,你有资格睡,继续睡吧。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你聪明也用不上,笨也用不上,有真本事就放下来睡睡看。我只怕你睡了九个钟头就睡不着了。临济禅师也是大彻大悟之后睡觉;黄龙禅师也是在山上一睡就是三年,醒来叫一声就有老虎来驮他下山,要回去也有老虎来驮他。睡觉竟能睡出这样的本事!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维摩居士这一路否定下来,我们学佛讲了半天,满嘴的佛法,到了维摩居士统统给否定了。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把相对的都打破了。无晦,没有黑暗。无明,没有光明。无名,所以你叫他是佛、是道、是上帝,都错了。无相,本来没有形相。不是强,不是弱。也不是清净,也不是脏。不在方位以内,可是他有东南西北上下。不是有为法,也不是无为法。没得可以开示的,无说,《金刚经》讲佛说法四十九年,却没说过一个字。没有布施,不需要布施,但也不是悭吝。不需要持戒,也不犯戒。不需要忍辱,也不起愤怒。不精进,也不懈怠。不求定,也不散乱。没有智慧,可是并不笨。没有什么叫诚实,可是也不骗人。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没有出去,也没有进来。
「一切言语道断。」总而言之,你怎么说都不对。像我们讲经是混饭吃的,真的佛法是没得讲的,文字言语都无法表达。你说上帝多伟大,佛多伟大,讲得出来有多伟大,这伟大也就有限了。
「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成了佛可以种一切众生福田,是什么田?都不是。因为什么都不是,所以可以种众生福田。佛不是你求他、供养他才理你,如果佛是这样子的,我第一个不信他。佛菩萨不是这样势利的,真正佛菩萨是你求他也度,不求他也度。所以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不是抓住,也不是空掉。不是有个相,也不是没有相。
「同真际,等法性。」所以成了佛叫作如来,中文翻译得非常好。你还把他当成真来了吗?是好像来了。释迦牟尼佛来过这个世界没有?来过,也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个人来过,也没有哪一个人去过,只有现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哈哈」。你要是「独怆然而涕下」那就是笨蛋,你能哈哈就成佛,你要泪下就是凡夫。这个世界谁来过了?拿破仑、华盛顿、诸葛亮?都没有来过。
「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你不能称他,量他。没法比的,超过可以称量的境界。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不是大,不是小。看不见,听不到。悟不到,也不是知道。
「离众结缚。」不要被一切捆住了,被捆住了就是凡夫,不能解脱。有人说,我现在什么都放下了,就是看看经,打打坐。你说他对了吗?又被一条绳子捆起来了!等于我有个朋友,他说一生除了烟酒嫖赌,别无不良嗜好。说了等于白说,被佛法捆住了,还是被捆住了。
「等诸智,同众生。」有个智慧就不叫智慧了。什么是佛?佛与众生等同。
「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世间法就是佛法,如来就在这里。你怕老,怕生命没有了,有钱又怕钱没有了,这是世间法。「一切无失」告诉你来了也没有来,去了也没有去。这句话很重要。
「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没有什么五浊恶世,也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作,没有起,没有生灭,没有什么可怕可忧虑的,没有可喜的,没有厌离心,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也没有。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一切言语文字都不能表达。你看维摩居士一路哗啦哗啦讲到底,当着佛的面一路否定,好像在拆佛的房子,一路拆光了。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他说,佛法就是如此,有这样的观点,才是真正的佛法;与这样的观点不同的,都是邪魔外道!这里说的如来身是法身,就是形而上学说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就是如此。光明、黑暗,善恶,来去……等等,都是现象,不是那个能生现象的自性。所以这一切现象境界都不是佛。
这段话我们是拆开来讲,以文字来讲,文学境界非常的高,后世很多名作的诗词,就是从这些境界出来的。这一品经值得细细的读,如果敲木鱼来念,就没有味道了。
我们这一品是见阿閦佛品,前面一路都是在讲佛境界,但是什么是佛境界?因为文字简单,反而特别难讲。希望各位不要只以我解释的为准,我只是帮助大家,提起注意而已。上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思想的不是,意识的也不是。到了成佛境界,智慧也没有用。
本经翻译人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他著作的《肇论》,有一篇就写〈般若无知论〉。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不但佛经如此说,中国儒家道家,乃至西洋许多哲学家,都有差不多相同的道理。这个道理要信,是正信就入门,《华严经》也提到「信为道源功德母」。这个信不是一般宗教的信,宗教的信偏重人的情感,佛法的信是理性的。
过去禅宗的祖师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来成为通俗的成语,用来鼓励人。但是可能大家没有仔细想过,爬到了顶尖了,更进一步不就跌死吗?这话的道理就是要踏实,就是《中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最高明的人就是最平实的人,所以不要自视高明,没有什么叫作聪明有学问的,都是人类意识上的妄想,但妄想清净就很难了。
我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往往是乡下的老太太们。他们过的是平凡的生活,但也是我最羡慕的生活。「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这种日子不是你们都市中长大的青年可以想象的。我记得以前常看到乡下的老太太们,在黄昏时搬条板凳坐着看天,非常悠然。如果你去问他们日子如何,他们多半会说日子过得苦啊,为什么苦呢?命嘛!命是不是靠得住不晓得,但老太太们可是承认的,认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命。
反而是知识愈高的愈不认命,即使信佛也是功利主义挂帅,一信佛就想得利益,假使得不到利益,就会埋怨宗教不灵。
为什么我讲这些?我希望你们再读一读上次讲的那一段。维摩居士讲了半天什么是佛,空的不是,有的也不是;高的不是,低的不是;总归都不对。你说我有个对的,你那个对的还是不对。那么就是都不对了?嘿,都不对还是不对。四面八方都把你堵住了,最后,原来我还是我,也不增也不减,很平常的,就接近如来境界了。说境界其实也不正确,因为又着了相,他其实是无境界又非无境界的,一切境界都是,又都不是。你要了解这一点,才可以继续读下文。
维摩居士从哪里来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这时,舍利弗问维摩居士,你是从哪一个世界隐没,而投胎到这个世界来的?「没」(读如「末」)就是灭,死去的意思。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维摩居士问舍利弗,你所学的佛法道理中,有生有灭吗?「没生」就是生灭。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舍利弗答,真正佛法没有所谓生或灭。各位要注意,真正佛法不在打坐参禅这些空事上面。你体会一下现在的心境,思想就叫作生灭心,有生没的。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很快的,念头过去就没有了吗?再想还是有的,所以没有「没」。真没有「没」吗?它又没有生过。每一个念头都停留不住,所以勿以有无当成真有真无。《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都是不可得的。要能在这个境界上看清楚了,这就是学佛的根本道理。
你们不论年纪,这个心用了这么久了,有损害吗?没有。现在用还是它。过去的过去了,抓不回来的;未来的还没来;现在的,刚一觉得又即刻成为过去了。所以要明白了根本什么都不能把握,心境自然平静下来了,这就是学佛的正路。作如此观者为正观,非如此观者为邪观。因此你想求个咒子,找个什么稀奇的法门,那都是在妄想,因为你求的都是生灭法。佛法是非生灭法,言语道断还有个什么咒?还有个什么法门?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佛法中的「法」代表着一切物、事、理,是个综合的代名词。维摩居士说,如果诸法没有生灭,为什么你要问我是从哪个世界灭了,才生到这个世界?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维摩居士又说,我问你,譬如魔术师变出来的男人或女人,是有生灭的吗?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的人物是假的吗?不是,是拍摄真人而来,相貌动作都是真的。你说是真的吗?它只是映在银幕上,放映机一关掉就没影子了。所以佛说我们的所作所为皆如昨梦。我们作了几十年的人,都像昨天的梦。昨天的梦都抓不住了,如梦如幻。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舍利弗答,魔术变出的人是没有生灭的。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维摩居士问,你岂没有听佛说过,一切法如幻,像魔术一样的幻相吗?
「答曰:如是。」舍利弗答:是的,佛是这么说过的。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维摩居士追着说,既然晓得一切法如梦如幻,那为什么你还要问我是从哪个世界灭了,才生到这个世界?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这一段话很重要。从物理学来讲,你把一张纸烧成灰,就没有了吗?那只是纸的形态没有了,质能是可以互变的,烧了纸产生了热、光、烟、灰烬。僧肇写过《物不迁论》,世界上这些物质没有动过,时间也没有流动过,过去、未来几千万亿年都没有的,只是现在,现在也不可得。
所以维摩居士再说,舍利弗,你认为有「没」,以为有什么事或物灭亡了,那是骗人的,只是物理败坏的现象而已。相反的,你认为有「生」,以为有什么事或物生出来了,也是骗人的,只是物理相续的现象而已。那个能思有没有生的才是道,就是佛,是不属于生灭的。所以,维摩居士讲,菩萨虽然肉体败坏了,他的法身仍然在此为善。菩萨虽然肉体生出来了,也决不做任何一点小恶。
维摩居士为什么来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这时候,佛看见舍利弗被维摩居士教训了,就岔进来告诉舍利弗,有一个世界叫作妙喜世界(就是阿閦佛国),那边教主的名号是无动(就是不动如来)。维摩居士是由那个世界灭了,而生在这个世界:也就是说,维摩居士原本是妙喜世界的大菩萨,到了我们这个世界,成为一位在家居士。别的经典也说过,维摩居士早已成佛,他的前身是金粟如来。由于发愿要利益众生,所以化身来到这个世界。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舍利弗听了就叹道,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像维摩居士这样的人,能抛弃清净庄严的世界不住,而喜欢来到我们这个多怒害的世界。前几天有学生来找我,他说自己现在把名利看得很淡,已无求于人了。我说,不见得吧,你现在正在名利之中,说看得很淡容易,等你名利都没有了,看你还淡泊不淡泊?再说,你无求于人,来找我干什么?这不是有求于我吗?要求佛法也是有所求,这都是对自己的心理观察不清楚。所以这个世界众生多怒害,怒害从哪里来?都是贪嗔痴生出来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维摩居士再问舍利弗,我问你,日出时,日光会和黑暗结合吗?
「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舍利弗说:不会的,太阳出来时,一切黑暗都没有了。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维摩居士间,太阳为什么会走到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是南赡部洲,都是佛学上的名词,前面讨论过了。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舍利弗答,因为太阳要为这个世界照明,消除黑暗。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维摩居士说,大乘菩萨也是这样,他为了方便教化众生,而转生到不清净的世界,但并不会被众生的愚痴黑暗所污染,他们只是为了帮助众生,消除烦恼黑暗罢了。注意啊!这个灭烦恼闇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庙子中常见到「慧日当空」,是说随时在解脱的环境中,智慧的太阳当空,可以消除众生的烦恼黑暗。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这时候,现场的大众都很希望能够见见妙喜世界的无动如来,以及他的弟子们。
「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佛知道了大家的心意,就对维摩居士说,希望你可以把妙喜世界的无动如来,以及他的弟子们,展现给在场的大众见识见识。
妙喜国来的佛及一切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咤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维摩居士当时心中想,我要不离开座位,把妙喜佛国引到这里来,让这里的众生可以由三道宝阶登上忉利天去看妙喜佛国。我要用右手一抓,把妙喜佛国从上至阿迦尼咤天,下至水际,像抓把陶土一样地截断,犹如拿朵花似地,拿到这个世界来。
这里描写的妙喜佛国世界的景象,其实和我们这个世界差不多。这妙喜佛国的情境,就是这边描写的。佛经中形容一切世界的边缘是铁围山,我们可以理解那是由矿物所构成的。妙喜世界的铁围山围绕的,有河流海洋高山,世界的中心是最高的须弥山,世界中有日月星宿,有天龙鬼神、梵天等等的天人和宫殿,也有菩萨和声闻众,有人世间的都市村庄,男女老幼,乃至无动如来和菩提树、妙莲花,能在一切世界作佛事的。
三道宝阶是从我们这个世界连接到忉利天的。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在生下佛之后即去世,成为忉利天的天主。阿迦尼咤天是色界天最高层的有顶天,超过有顶天就是无色界。有顶天的天主是大自在天,穿白衣有三只眼,是观自在如来的化身。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维摩居士想到这里,就入定,展现神通力量,用手一端,就把妙喜佛国端过来了。
「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妙喜佛国中得了神通的人,立刻感觉到了,就问无动如来,谁把我们这个世界抓起来了?请救救大家啊!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无动如来告诉他们,不要慌,不是我作的,是维摩诘在施展神通,请我们过去。
「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至于妙喜佛国中没有得神通的人,仍然不感觉到有任何异样。这段故事要听清楚,维摩居士心念一动,想发动神通,用右手把妙喜佛国端过来。他动了这个念,就进入定境,呈现了神通力量。那个世界有神通境界的菩萨,察觉到被移动了(无动如来也只好动了),但是没有神通境界的菩萨却浑然不知。妙喜佛国虽被端过来了,但我们这个世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妙喜佛国也没有变得比较狭小。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释迦牟尼佛就招呼大家来看,这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国土的庄严美丽,当地菩萨的心地清净,没有染污,以及弟子们的身心清白干净,所以才有这样庄严的净土。这个不动的境界就是《楞严经》中的偈子所说的:「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皆曰:唯然!已见。」大家都回答佛,是的,都见到了。
「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佛说,如果你们想要达到这样清净佛土的境界,应该学无动如来之道。无动如来是行什么道?就是上面讲的「菩萨行净,弟子清白」。
愿生妙喜佛土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那由他」是很大很大的数目单位。维摩居士表演了这一手神通,这个世界不知有多少人,都大彻大悟了,而且发愿往生东方妙喜佛土。
「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释迦牟尼佛就为他们预言,你们发了这个心,一定可以如愿往生那个国土的。
「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这时,大概维摩居士把手一放,妙喜佛国就回归原位了。全部过程中,无动如来也没有向谁说法,妙喜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也没有交谈,大家只是一看这个场面就开悟了,妙喜佛国因此也功德圆满了。
禅宗里就有这么个问题,阿閦佛土一现而不再现是什么道理?这是有个故事的。有位灵云禅师,参禅三十年都没能悟道,就决定不参禅,而修行去了,就是去走戒定慧、念佛、观想等等的路子(你们恐怕不用三十年就放弃了)。他的心就放松了,没那么紧张了。在春天的有一天,他走在外面,看到桃花盛开,一下子就悟了。我们即使天天看桃花,为什么也悟不了?等于我们天天吃苹果,就是不会悟出地心引力一样。灵云祖师悟道后,就作了一首偈子: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有人就拿灵云禅师悟道的事,拿来比《维摩诘经》这一段。维摩居士把阿閦佛国拿来给大家看,就一现而不再现,这个娑婆世界就有十四那由他人,因而大彻大悟。这是什么道理?
后来有一位禅师,答复了这个问题,他说,娑婆世界众生见阿閦佛国而悟道,同灵云禅师见桃花而悟道,是同一道理。每个人随时都有机会见到无动如来,都是一现而不再现,不过人人都把握不住。因此这位禅师作了首偈子,非常高明:
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
尀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
何必一定看到桃花才悟道,看到椅子看到狗屎也可以悟道。你们来禅堂打坐,都是想钓鱼,但是你们是到平地上钓,怎么钓得到?你们参参看。事实上,世上一般人求道,都是背道而驰。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佛告诉舍利弗,你看见了妙喜世界和无动佛吗?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舍利弗说,是的,见到了。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自己的清净土,像无动佛一样的真空境界。也愿一切众生起用的时候,能达到像维摩居士一样的神通境界。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舍利弗继续说,我们今天真是痛快,能碰上这样的好事,见到维摩居士,能够亲近供养他。其它的众生,不论是当今的,还是佛逝世之后的,读了这部经,也会得到利益。何况是读了听了这部经之后,能绝对地相信理解,将它牢牢地放在心中,为人读诵解说,真诚地去遵照修行。
「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即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这里继续说明这部经珍贵之处,和它的功德,文字大家都能了解。《维摩诘经》讲到这里,功德大致也圆满了。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