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七集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七集

|“沃唐卡”官网全站导航|

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已结缘·可参考定制|←此处唐卡可参考后定制

|待结缘·可恭请唐卡|←此处唐卡可恭请结缘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楞严经讲座(全文·目录)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第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十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二十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三十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四十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五十九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一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二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三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四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五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六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七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讲座 六十八集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我们现在《楞严经》是卷五,现在开始是有名的《楞严经》所谓二十五圆通,就是二十五位菩萨,大小乘的菩萨起来报告自己学佛与修证的经验,不过经典上所记载报告的都是讲一个大的原则,详细的方法要各人去领悟,所以要参学了。那么现在首先开始的就是骄陈如五个比丘,同佛开始学佛的,所谓小乘成就最后转到大乘菩萨的最初的大弟子。他第一个报告的原文,上次念过就不念了,希望大家注意一下经文。不注意经文只想自己听到,将来自己翻开要做参考看经又不懂了,我想大家一样听得很有意思,回去书一合拢来再翻开,就是有一本经,这本经叫莫知羊,一看自己是茫然,这就糟糕了。所以千万要注意经典,这就是听经与说法的不同,你自己要了解这个道理,一定注意经文的研究,尤其是研究本经对着本经研究。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骄陈如这几位尊者起来报告最初跟佛修道,听佛的音声说法,听佛讲,所谓音声在文字上的表达,听佛的亲口教导四谛法门苦、集、灭、道而悟道的。那么我上次我也请大家提出来注意,在第二卷里头骄陈如已经出现过,佛问他求证明,他说当时听到佛讲到客尘这个意思,就是客尘烦恼,因此悟道了。我们还记得我们讨论到《楞严经》讲客尘烦恼的时候,讨论过很多,所谓主客之分,我们这个心念能够自己做主的,杂想妄念都是浮尘,都是客,客者来去不会停留的,这个我们过去已经讨论过,要大家特别注意的。那么这里他讲由四谛法门而悟道,为什么不再提客尘烦恼?这是一个问题,不晓得诸位回去自己有没有考虑?有没有研究?佛法要思维哟,不思维修认为去得一个方法,守着一个窍,或者念个咒子念个佛,傻里瓜叽的在那里打坐用功就会成道很难啊,不可能啊。

所谓真正佛法坐起来禅定是在那里正思维,正思维我们在中国一句话禅宗叫做参,参究。正思维不是乱想其它的道理,正念思维。所以禅定禅修,就是打坐是禅定的姿式的一种,并不是说打坐包括了全体,所谓打坐坐起来也在做正思维,并不是在那里傻坐,不正思维是不行的。正思维也就是要妙观察,观心、观法,止观。所谓要打坐起来念佛起来就是禅定,止就是止一切妄想,止住了一切烦恼妄想,然后起观慧,要正思维的。所以我们提出来的问题要正思维去研究。譬如我们本院的同学讲了以后,我看礼拜六的日记报告,没有几个人提出这个问题答复,不管你答得对不对,没有用心没有正思维,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第二同时上次讲完了,有位同学问得很好,这里所提到五比丘成道是四谛法门(再写一道,提起大家注意)苦集灭道这个四谛而悟道的。为什么我们常常念的二百六十字的心经提到无苦集灭道?有位同学下课以后,好象第二天就问我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说你在思维了,你正念注意这个问题。为什么?这里说由苦集灭道而悟道,当然《心经》大家都知道了,乃至《大般若经》上讲无苦集灭道,没有苦集灭道这个道理,这又是怎么讲法呢?所以把这些综合起来用心去研究去正思维,那么你可以说求菩提,菩提者是觉悟也,证得菩提。不是不思维而能证菩提,所谓成道要正思维去修,很多问题不用正思维不能解决的。

譬如神通,你们大家一般人喜欢,神通怎么来的?一般人嘴里讲不要神通,哪一个不喜欢神通啊?哪怕是神经也喜欢,不要说神通,总有点花样在玩哪,对不对?你说叫我空空的坐着不肯干哪,但是神通你为什么修久了发不起来呀?你没有用正思维,没有正观,眼通怎么通啊?眼本来通的呀,怎么样能够得天眼通?都要正思维啊。所以学佛我常说是智慧之学,要注意啊。我们不讨论多了,讨论多了越说越长。

现在我们再回转来,苦、集、灭、道我们大家在坐的学佛应该都有基础的。我们不管如何大小乘的佛法讲到八苦那是基本的,我们上次也提到过,不过大家能够记得人恐怕不多,八个苦,归纳性的讲人世间社会的现象。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生老病死人生的基本阶段,这个生命活着,生下来一定会衰老,年纪大了就衰老,时间加上去。生下来一定随时在病中,一下感冒了,坐久了腰酸背痛,站起来,站久了腰酸背痛,随时在病中,生老病死。在物理世界是成住坏空,生老病死这四种现象,物质世界物理世界就不叫做生老病死叫做成住坏空。这就是人生都想常在,是求不得苦,这个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人生都是求不得苦啊,天下事情没有一件满意的。想多两个钱,譬如我们的房子,常常有个感觉,大概大家都有这个感觉,除非少数人,我们大家住得房子啊,永远觉得少一间,盖了一间多添一间可以满足了,搞了一阵啊东西又多一点又觉得少一间,住房子一样永远是不能满足,求不得苦;衣服永远觉得少一件,处处在追求;你想活着长寿,永远是达不到目的,万事不能如意;所以我们也经常引用,好象已经讲过,再说一道提起大家注意,实际上我们假设真要学佛啊,这些话讲过要记得。记不得没有用,记得了变成妄想也不好。可是你记不得好不好呢?不好,到那个问题来做功夫到那你解决不了,你听到了也记不得,那些道理用不上的,这个巧妙就在这里。

譬如我们古人讲的人生的境界求不得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不满意的事情,永远是十样里头有八九件每一天都是不满的,很痛苦。“可与人言无二三”,做人一辈子,每一个人,夫妻之间也好,父子之间也好,有许多痛苦没办法找人讲的,你讲了也没有用,你的痛苦是你的,人家听了,哎呀我也很同情你,我也很了解你,倒底不是他,你不是他,他不是你,所以没办法讲出来。不如意事十八九,十分之八九件。可以人言无二三,能够跟人家有个知己谈谈的,没有办法,找不到谈。这是简单明了说求不得苦的事情太多了,生了病找个医生,不晓得哪个医生好,吃这个药也不对,那个药也不对,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没有了,自然会掉了。我们最喜欢是钱,做生意嘛蚀本,买股票嘛跌价,到处都掉了,你所爱的东西永远分开了,爱的人嘛出了问题,或者死掉了,永远不会属于你的,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只有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你不喜欢的偏要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说我为什么遭遇这个人这个痛苦啊,你前生做的业障嘛,应该来讨账的,冤家嘛,讨厌的。因缘会遇时,不晓得你哪一生做的这一件事,现在都来讨债了,给你痛苦,你不喜欢看的人就看到了。

那么五阴炽盛苦这个解释起来很麻烦了,五阴就是简单的说心理的、生理的,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是五阴。《心经》上提到的,《楞严经》后面也提到五阴。这就代表身体、生理方面,物质世界物理方面同心理方面每一天我们在痛苦的生活中,在火里头煎熬一样。现在大家对京戏不内行了,象我们几十年前每个中国人多少都会哼两句京戏,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比滚油煎。这个东西很多人都过这个境界,以前我们唱京戏啊,哪一场京戏我忘记了,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比滚油熬。尤其这个时代、这个环境。这就说明人生境界五阴似火一样在烧,我们现在用文字境界人生就是在那里受煎熬,一天一天日子在煎熬生活。你看我们这个资本家做生意,你看他发财钱很多,他在那个痛苦啊在油锅里头在煎,过了一天又一天,心里好比滚油煎,不是普通的油啊,滚了的油煎那个心脏啊,那好痛苦啊,这叫五阴炽盛苦,这是八苦,这个总原则,就说明这个世界说明这个神经永远在痛苦中。

那么佛经有些地方讲到十二苦,还有讲到十八苦,我们普通了解八种苦就够了。总而言之结论这个世界是纯苦,只有苦,可是一切众生对于苦恼的世界也知道。我经常讲我那个咒,我所念的咒,三个字一句,四句十二字咒“看得破”,大家所谓学佛都看得破,劝人家都是法师,很有道理。“忍不过”自己到那里就不行了。“想得到,做不来”,全体完蛋。你把《楞严经》倒背如流也没有用,到那个时候客尘烦恼,你到那个时候,不行啊,那不是客呀,客就来当主了,空不掉的。所以这个世界,在这一苦的世界观念来看,这个世界上本来是苦,人生下来就是苦,所以生下来就哭,婴儿每个生下来就哭,非哭不可啊,头一出来就哇哭了。

不是上一次讲到过,南北朝时候有名的一位法师生公说法,道生法师他在虎丘后来逃到南方来,在住茅棚啊,他经常说法。所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后来他超度一个鬼,鬼魂他把它超度了,把它送去投生。这个鬼怕死了,不愿意投生,他写了一个偈子一首诗给生公:做鬼曾经五百秋,我做了五百年的鬼没有投胎过。也无欢喜也无愁,做鬼也不要谋生,不要去天天骑个摩托车在街上跑,都不需要,也无欢喜也无愁。生公叫我为人去,生公法师命令我去投胎做人,只恐为人不到头。世上做人太难做了,不好做,做鬼容易做人难。生公叫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好好做一辈子人太难了,这个世界实在太苦了。

可是一切众生呢,就是说刚才我讲的十二字真言一样,看得破,忍不过啊,都知道苦,以集苦为乐。譬如说人没有事清闲了睡睡觉吃饱了睡,睡了吃,很舒服啊,可是他不干,有这个机会他偏要去找烦恼,以集苦为乐,一切在抓,最后什么都抓不到。所以我说大家观察这个世界,婴儿生下来都在抓,你看那个婴儿小孩子啊,躺在床上妈妈抱着,他睡觉都在抓的。婴儿生下来都是这样抓,而且是这样抓,大指头伸里面抓的,不晓得你们看到过没有?做妈妈的应该都知道,都看到。恐怕有许多人做了妈妈小孩子怎么抓也没有看到过,因为自己怎么生出来自己没有看到过,那个妈妈也不知道。人都是这样抓的,小孩子。小孩子坐在那里就抓这个指头,抓到什么时候?到了殡议馆的时候不抓了,那真空了,结束了,他也晓得抓不住了,到那个时候才放手。所以集,集就是这样抓,什么都想属于我的,结果是苦啊,这样世界。

所以四谛法门,要离开苦只有修道,道是什么呢?万念皆空,清净就是道。客尘烦恼,现在呢?我不想抓,不求,你说求不得苦我无求。爱别离苦,无所谓苦,本来空的嘛,都要分开的嘛,活了一百岁感情再好也要分开的,这个世界毕竟不属于我啊,那就没有苦了。怨憎会苦,我还账啊,没有关系,你折磨我,好啊好啊,我还账,还完了就拉倒,学佛的人就是这个精神。五阴也无所谓炽盛苦,即然活着这里就受煎熬,我不把煎熬当成痛苦,心里一切放下,万缘放下就好了。就是万缘放下一句话,这句话大家都晓得讲。空大家都晓得讲,就是空不了,就是放不下。所以他们听了佛说的四谛法门首先一个观念万缘放下,一切皆空,这世界苦的何必追求呢。我常说我以前几十年前一个人逼着我写一幅对子给他,我就写了八个字,有求皆苦。学佛的人,你求修道想修道修打坐也苦啊,你何必呢? 为什么打坐?我想成道。腿又发麻又发胀,哎哟这里背又通不过了,腰又酸了,左边肚脐又难过了,右边肚皮又酸,因为你要修道嘛。你不修道你乱七八糟,一天跳舞啊喝酒啊,随便找,早死早了也不错啊。可是你要搞啊搞啊修道,道也修不成。我修了坐了那么久一点影子都没有,谁叫你上这个当呢?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我没有要求了,至刚至正的,无欲就刚了嘛,我就不怕人的,做人也一样,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什么都不求人,不是说我有钱不求人,我穷都不求人。有钱非求人不可呀,有钱要地位,要求人的,他不给你地位,你没有钱了就可怜了。最伟大的人就是老子一毛钱也没有,穷到底了,那最伟大了,他无求了,也求不到,算了。那个无欲,真到了无欲无求,至刚至正,有求就苦。

所以骄陈如他们就懂了,很简单嘛,学佛这个基本就是这样,这样一来干什么呢—无求,无求不一定去打坐了,他心就空了。譬如说我要听个《楞严经》,有求皆苦,还要早早地吃饭还要赶公车,还怕位置坐不到,那个来很辛苦还要打雨伞,这不是上当吗?有求皆苦,无欲则刚,管它《楞严》,我就学个愣头愣脑就好了,坐在家里愣一下,那就不要《楞严》了,无求就不苦了嘛,这很简单。那么这个道理呢?同上面所讲的客尘烦恼,客尘烦恼我们上次引用过的,我们中国文学里头很有名的,《春夜宴桃园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就是佛学的发挥,所以李白做的文章那么好。天地这个宇宙是个旅馆,我来不过是做客,暂时住个几十年,住一阵就走了。你们家呢,我们的家呢?大旅馆的小房间,住一下就走了。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对了,我们上次也提到过旅就是旅馆,那么怎么叫逆旅呢?倒转来的旅馆,如果从白话文学教育入手,逆旅者是倒转来的旅馆,那我们世界上还没有看到过。逆就是你人来了,我当面碰到你欢迎你,就叫逆,因为你过来,我在这里,哎,请!这是逆,相对的谓之逆,逆旅就是旅馆。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都是客人,这样一来此心一放下就成道了,就那么简单,这很简单。

不过你说我们再加研究了,为什么《心经》上说无苦集灭道?那是讲本体。《心经》讲实相般若,本体本来没有苦集灭道,那个空的境界有什么苦?也没有乐啊,既无苦也无有乐,空的境界,当然也不集也不需要灭也就是道,道也不道,那本来如此。《心经》上讲无苦集灭道是第一义,在佛法来讲讲第一义至高无上的第一义,第一义就是现在拿西洋哲学来讲本体、形而上的道。所以佛说的初说小乘法门指出来人生世界是有苦集灭道,这是形而下的现实的世界是这个样子,这不是讲第一义,讲形而下的人生的现象、生命的现象、物理的现象。所以要使我们保有自己真正的生命不去集苦,放下不去抓,自然心境就清净了,无求,无求就不集了,就是不集了,一切无所求,这是四谛里头不集苦,无求就无欲。无欲就是道的境界,就灭一切苦,灭一切烦恼了,就那么简单,这是佛法的初步。假使有人这样做到了昼夜如此,当然就证阿罗汉果了。

你说好,我懂了,我就天天去要求个果,哎呀,我得了果了。佛法讲果是界定空相见地的一个程序,看你空掉了多少,所得的结果。在逻辑上有,事相上没有这个东西。你真求一个果,哎呀我得了果了、有了神通了,电视不要买我要天眼通闭着来打坐就看见了,那就是苦集灭道,你求神通也是苦,你练功夫也是苦,一切无求本来现成的。人生境界,佛法就是那么简单。那么你说这样不要修了吗?当然你去修道也是集呀,所以你要修功德也是要积功累德呀,功德也要积功累德累积起来的,这也是集。所以你修功德也要累积,累积也是集啊,也是苦啊。我要修禅定天天求功夫到家,也是集呀,非集不苦。集这个道理这个集中的集。

苦集灭道这个集就是老子所讲的为学日益,天天要加上的,这就是集的的道理。为道日损。老子只讲了两句,为学日益,做学问是一天一天累积起来的,修道是一天一天把它减掉、空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道就是每一天都空掉,“损之又损”,空还要空。“以至于无”最后是不要空那是真空了,所以这两样是相反的。那么我们看老子的说法同佛的说法,同一个道理两样说法,为学是益就是苦、集,为道日损就是灭、道,同样道理,你学道家的也注意,道家总不会跳出老子的范围,老子都不承认你就不要学道家了,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

研究这个我们要了解一个历史,在两三千年前的时候,印度这一方面修道的风气,比世界任何的各国,和中国比乃至和世界各国之比,印度修道的风气非常盛,这是印度文化的不同,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世以前,印度民族固有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人生修道,离开现实的社会去修道,出家的都叫做沙门,出家就离开家就是沙门,那么汉朝的翻译叫桑门。他们这个传统的文化,修道的人特别多,各宗各派,他们大部分现在泰国所留的这个影像讲是佛教的,就是那个文化的末流,留下来影像。二十几岁这个阶段一定要专修,清净一段,离开现实的社会,这也是求学的阶段。到了修一阵差不多三十岁左右又回家了,不做沙门成家,讨太太成家,规规矩矩做人生。所以再过了二十几年人生到了五十多岁,儿子长大了,真正出家了,你说去哪里?都入山去了。

大部分印度文化过去修道的风气这样盛,社会是这样,所以那一边的出家人,只要你一出家修道那个样子呀蓬头垢面,拿我们中文形容,“蓬头”头发也不洗,不梳不洗不打扮,脸上也不洗,脏脏的也无所谓,干净也可以,只要看到是个修行人就有人来供养你,就有饭可吃,不是僧团。因为印度的那个社会制度和我们中国不同,虽然它也是个农业社会,它的气候不同。而且到了南印度,中南部印度前面,有时候不一定靠化缘,到处都是水果,温带热带的地方,随便很容易解决,天气又热人又懒,也不要那么多衣服添,只要一块布把下面一围,上面这么一搭,这样搭了一半膀子露一半就可以了,生活很简单,所以修道的特别多。

那么到佛出世的时候,把这个所有的宗教哲学都把它集中起来整理了,所以佛的说法四谛法门,简单的很。这个一懂了以后啊,自己一入山就放下了,真正放下,一道清净就可以成道了,这没有错啊,只要这个道理懂了,也不要方法修,天天心中无所求、无欲就到家了的,这就是方法啊,大家不要光认为这个是听理,没有人做到啊。

所以讲我们中国禅宗也有啊,有个禅师叫隐山和尚,一辈子也不晓得他名字,很多啊。就在我们年青时候在大陆上,有许多山里头修道的、道家的、佛家的也很多啊,不知道姓名,就住个茅蓬隐姓埋名的很多啊。因为洞山祖师的洞山派有个叫密师伯,到处参访,到处看看有些修道的人。所以这个和尚有一天经过一个山边,大家就去洗脸,出家人嘛,拿个布啊掉到水呀,也没有洗脸盆,洗手洗脸或者洗个澡跳下去,没有人看见嘛。正在溪水里头洗脸的时候啊,看见上面溪里头流下来一片青菜的叶子,所以古人访道高明得很,哎,这个上面有人,一定有高明的人隐居在这里,有菜叶子,洗菜洗完了,一片菜叶子溪水流下来。三个人上去找,没有路啊。结果找到这个所谓隐山和尚,住山数十年,也不知姓名,他们来也不跟他们谈话,就是修道。所以他自己后来,了解了,当然他们有没有谈不知道,记载上没有多记载了,有些秘密的谈话也不知道。后来过一阵再去找他,已经走了。草棚搭的房子,所谓茅棚是草棚啊,真正的草棚啊,我们在台湾好象很少看见过了,我们当年在大陆看到贫穷的人家住草棚的很多啊,不过那个草棚也很舒服啊,很讲究啊。那么他在茅棚里就写了一首诗就走了,“一池荷叶衣无尽”这个我们也讲过的,一池荷叶衣无数,也不要衣服了,布料做了,当然要点功夫,不然要冻死啊,就是用荷花叶子把身体遮住。“半梦松花食有余”, 有松树松籽来吃。“刚被世人知住处” 刚刚被世界上人知道我住在这里,有人知道了。“更移茅屋做深居”搬走了,自己走开了。

这些都属于所谓小乘罗汉之道,声闻比丘,听佛说法,因声说法,都听前辈的话,善知识的话一听,此心一放下就走了。那么我们要参考佛法这个道理呢?你要怎么参考了解这个东西啊?要深究。那么这些呢?我们参考中国的历代的《高僧传》、《居士传》,有许多高明的人听到人一句话就走开了,离开这个现实的社会,放下就是道,这就是因听人家的一指导一讲就行了。不过这样的修法所谓多半属于出世的,所谓讲出世跳出了现实社会,离开社会离开家庭,所以叫出家不成家了,没有家了,我就是我天地为家,所以叫出家,跳出世俗的这个社会的制度了,一个人管自己去。那么你看中国历代的《高僧传》、《居士传》,尤其是中国道家的《神仙传》,太多了,历代的人太多了,听了人家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意思,就跳出来走开了。

所以这个四谛法门苦集灭道它就是法。我们现在呢?学佛的人都会讲这个四谛,没有体会这个四谛,我们真体会四谛呀,这个世界简直是一日不可留恋,很痛苦。譬如象我自己经常给同学们讲,我说我一天好苦啊,这个日子过得好苦,天天想跳出来跳不出来,走不开。人事、一切事乃至自己事,有时候都讨厌自己讨厌得不得了。自己有个坏的习气,一天搞完了,洗洗脸啊,七窍一洗了,这个地方不对还要抹一抹,摆摆好,去了两三个钟头,哎呀,自己那个爱洁成癖好讨厌自己,这也是不对呀,以修道来讲,都是浪费,你今天擦了明天还要脏,还不如不擦,不如不擦由他去呀。可是这个呢,固然是在人世间讲起来是个好行为,在道讲起来也是求不得苦,因这你今天把它擦干净,它灰尘又下来,明天又脏。我们求清洁,清洁永远不可得,也是求不得苦啊,要了解这个。你看头发梳啊今天去洗洗啊,一百块钱到洗衣发店,一洗回来半天又乱了,求不得苦。刚刚洗了在街上碰到一阵雨,完蛋,那真是怨憎会苦啊。不洗头发你下雨也好嘛,偏要洗了头发下雨,这个多痛苦啊,怨憎会,所以人生有求皆苦,离苦就得乐,这个乐是假的,清净就是乐,所以这个里头就是方法。

同时,为什么《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先提出来这个,不管你修显教、密宗学佛,这个四谛苦集灭道的基础没有认识清楚,你说你来修道学佛那都是假的,基础不稳。这也就是我们讲的,那么佛教到中国来讲一句话,苦集灭道这个道理只讲一句话:某人堪破了,就是堪破。这个堪破有两种写法,不是眼睛看的看,堪破。等于我们校对一个字啊,错字把它校正过来,堪,堪破了,某人堪破了,但是世界上啊没有一个人堪得破的。我讲这个话很严重啊,世界上啊,包括修道的哟,因为他还有个有道可修、有道可求,他已经堪不破了。你看看大家反省反省。你为什么学佛?因为你的心理思想里有一个更好更远的一个幻想在那里,一个追求在那里。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这一念也是求啊。东方不好啊?我也不生西,我也不要生东,就生中就可以了,中也不中,既然生在这里就生在这里,有苦便受,受完了就空,此心就放下了,哪里不是净土呢?所以有求就是苦。那就是所谓佛说的小乘佛法的基础三十七菩提道品,八正道,正思维正念正定正行正信等等,就要正思维堪破了这个世界。

骄陈如等这几位尊者出来报告,上下都是一样,因为懂了这个道理,大乘的道理有求皆苦,那么世界上一切,乃至于学佛修道都是客尘,这一念都是客尘,不被客尘所转呢?我心本来就是道,本来就清净在这里,就是《楞严经》原文: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指点的非常明白了。但是我们要知道一般人尤其青年同学一般人学佛修道不是由四谛法门在学,没有堪破啊,老实讲做生意的道理。呵,要打坐,要修道要用功,好象修出一个什么东西来一样,多修一个头来将来,或者是丹田发暖啊,要丹了,得拙火了,可不要得肠癌呀,那就很严重,真的呀,不要乱搞。刚刚有个同学问我,练气功练到什么,我说很严重啊,乱搞,那都是有求皆苦,所以无求就是道。谁能做到无求呢?真到了无求,连道也不求,那真有道。这个基本道理,我是简单明了,都提扼要的,希望大家自己去研究的。

讲到大乘的道理也是苦集灭道,所以大乘道求佛修道也苦啊,也在集苦啊。去了求佛修道之心,本来就是道嘛,哪个不是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苦集灭道也是客尘而已。所以懂得了自性的本体此心本来清净,《心经》是告诉你也无苦,也无集也无灭道,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以般若有什么可悟呢?悟个什么?悟到没有可悟之处,得到没有可得之处就成道了,这个道理要反复自己去讨论。我讲得很杂乱,就是很多,要专写起来又是一篇很严重的专论,起码好几万字的文章了,讨论大小乘的苦集灭道。所以首先二十五位圆通,骄陈如等先起来讲我们是佛的声闻众,靠有佛出世,靠他当场指导,依他起,听人家讲了什么有所得,尤其是听佛的指导,因声而入道,听佛的,这也是观音法门啊,同最后的观音法门是对照的。这也是观音法门,好好听法听话,听了以后,啊,是这个样子就放下了,这是声闻众啊,就可以得果的。当然象我们不是声闻众啊,听的时候有,听完了没有,那叫做“闻声”众,就是听到了不晓得讲些什么,这很可惜的。所以这个是二十五位圆通的基础,假使所有的,不管你修显教修密教修什么法门,苦集灭道这个基本没有看通人生,没有堪破世界,那么你有所求心来修道都是冤枉路,这是佛在《楞严经》上面提到过,以有所求的生灭心来求无所得的果背道而驰,你白修了的,这个要注意,所以有下面的基础。那么这是一位,二十五位圆通,这五位尊者这是一个小组代表了一个法门,修四谛法门而成道,如果你真悟了佛法,懂了佛法,四谛法门就够了,用不着修一切法门。有求皆苦,就是我把它集中八个字,无欲则刚啊。那就是至刚至大至正,那就对了。

第二位问题就多了。第二位“优波尼沙陀”。这是梵文翻音,是不是我们现在照国语这样念法是问题,譬如沙字,你照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念,好象不是念沙字,我们小的时候念娑。优波尼沙陀这是个翻音,因为他这个意义蛮多的,勉强翻译成中国文字:叫色性空,这也是佛的弟子,小乘弟子里头的高足弟子,都是得了果位的。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这位尊者起来,出家的,佛的高弟子,阿罗汉,他出来报告第二位他出来报告。他说我也同骄陈如尊者他们一样,我是佛的出家弟子里最早的,都是大师兄。“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比他们五位迟一点,可是比其他同学们还是前辈,先入沙门为大,他还是大师兄。他说佛教我修不净观。先报告了名称,这是一个修法,叫不净观与白骨观两种。他说那么佛教我修不净观、不净相,“生大厌离”不净观生出最大的厌离。厌:厌世,我们普通讲厌世,讨厌这个世界,也是出离出家出尘之想,离:厌恶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离就是跳出三界、跳出这个现实,厌离心。那么来的佛教,后期的佛教所谓讲修道,一个修道的人如果没有发起厌离心是没有办法修道的。这个我们大家要反省一下,如果我们说现在要学佛,为什么?我想得道,我想得神通,对社会呀更多的贡献,我成了道对社会更多的贡献做更多的事。这不是佛法的观点啊,这是贪求啊,没有发起厌离心啊。今天是讲老实话,真正的佛法第一步要发起厌离心,对于人世间硬是看得狗屎,讨厌了,功名富贵一切人事哎真讨厌,讨厌极了。所以因厌恶这个世界有出离之想,出离我们讲好听点用现在的名称就有生华的,这也是欲求啊,有所求啊,想升华跳出来所以叫厌离。我因为佛教我修不净观这个法门,生出来最大的厌离心,这是学佛的第一步啊。就是刚才讲苦集灭道也就是厌离心的基础啊,因为知道这个社会人生皆苦,所以要跳出这个苦,生厌离这个苦,苦恼。那么他说因此呀,厌离心一起是学佛的初步啊,厌离心也是成佛的最高的,所以佛最后到了涅磐境界也是厌离,他觉得四十几年说法也说够了,不想再讲了,也是厌离心啊。最初的厌离、最后的厌离心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年轻人都想活得年纪大一点,我们老年人坐在一起,我说我以前有一个愿,我想活五百岁,因为再投胎呀很麻烦。再找个妈妈不过肚子里只住了十个月,欠她的账几辈子也还不了。而且妈妈很难找啊,哪个人做我的妈妈也很难办,投票也难选啊,我说这个算了,这一生啊活他个五百年,少投几次胎也好。我现在想快走,人活老了没有意思啊,看看面孔都不认识啊,到处那里老先生都坐上位啊。所以古人有一首诗到了老了才觉得出来,(这句诗没录下来)。我们再活到老了到你府上去,你惊慌万状,赶快把孙子叫出来,哎呀,这是太老师啊。太老师坐哪里好呢?最好坐在饭桌上上面坐上去,他到了最好坐第一位,天天坐在第一位,受人家恭维,那个味道不好受啊,没有意思啊。哎哟,老师你好啊,你伟大,你了不起呀,结果把自己搞得起不了。

“渐多不识姓名人”,到了每个地方一介绍,这些后辈都不认识,没的味道,说笑话找不到对象了,不好跟年轻人说笑话。老朋友都死光了,访旧半为鬼,找找老朋友一半变成鬼了,都到阴国去留学了,都到阴国去了。这个味道不好,这是一定道理啊,看到介绍的都是新的,新人不好玩。这个你们年青人记得,到了我们这个位置你也知道,认识新人一看,程度不够,想跟他开句玩笑啊,不是对象,他不懂。那个对手的啊,随便那么幽默一下他就懂了。不懂,不是个对手,要打人嘛,也没有对手,功夫高了老了,高手啊就不能对打了,这个人生值得厌离。所以他说因此提出报告修不净观厌离人生,生大厌离跳出来。

“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悟到,哎呀,我爱你你爱我,讲句老实话,什么叫做爱?好色。他不漂亮你爱啊?当然这个漂亮不漂亮我到现在是真的糊涂,所以我常常问年青同学,我看电影看电视我说究竟他漂亮不漂亮?他们说这个漂亮啊。我说我到现在搞不出来呀,据我所了解的世界上没有真正什么叫漂亮的,有情就漂亮,你喜欢就漂亮。所以中国有句话牌打一张,打牌呀,坐在那里四个人大家都有赢钱的把握,都有输钱的希望,谁都没有把握,有一张不可知的牌,不晓得到了谁的手里,嘣整个赢钱了,所以叫牌打一张。色中一点,你说他漂亮不漂亮?这个人有一颗痣,我们看到哎。呀,他就喜欢这一点,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常常讲有个老朋友,这个太太有颗牙齿这一边,我还印象很深,几十年都不镶,蛮漂亮的一个人就是缺一颗牙齿。这是很多年事了,三四十年了,这位太太也是大学毕业,先生也很有地位。每一次我看到,我说大嫂啊,你把这颗牙齿镶去,更漂亮。是啊,是啊,你和我讲了很多次,我要去镶。我说这个牙齿少了一颗门牙漏了漏财啊。我说真的哟,照相法补起来就不失财了。她说我知道了,你跟我讲了很多次。后来她先生我也讲了好多次,有一次先生给我逼紧了,先生地位也很高啊,也是将军。我一天我说你怎么搞的,我跟你俩个讲了好多次,叫太太镶去。他说老师啊,你不知道。我说怎么不知道?失财啊,漏财呀。他说我当年为什么追她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我只晓得她是复旦大学的,就晓得你追他,大学生所以追。他说不是不是,就为了缺一颗牙齿才漂亮。哎呀,我恍然大悟,大彻大悟,我说我向你道歉,我的话说错了,原来如此啊,这是真话,真人真事啊。他说我就是喜欢一颗牙齿没有,所以她也不会去镶,这叫色中一点,叫缺陷美。

你说世界上真的哪个叫漂亮不漂亮?你说我看看老了有老的漂亮,年青呢,那个丑的你仔细看啊,看丑人有时候看起来很美,他那个丑的美,你就没有,你漂亮的人就没有那个丑的美,对不对?你说他脸上有皱纹,你来两条皱纹试试看,你就没有啊,所以这个美与不美都是好色来的。为什么我们把房子要修得那么好?好色哟,这个房子你看不装起来好看吗?不好看。这个椅子为什么要油漆啊?好色呀。衣服为什么做成这样,穿的还要这样?头发梳好,还要这样摸它一下,干嘛?就是好色嘛。有时候自己穿了衣服还这样弄一下,好色呀,注意哟,这都是习气哟,这种习气不能解脱不能成道的。自己认不清楚自己的习气你不要谈修行了,那多得很哪。

你说出了家修道的人没有习气?一样啊。穿了那个衣服,虽然领子这样,还要弄一弄,还要搞一下,问题大了,就是这么一弄这个衣服,这个问题已经很大了,要想成道还要修三百劫,真的哟,这个习气。所以什么叫爱?没有爱,所以我再讲严重,爱从哪里来?欲来的。欲从哪里来?我说都是那一点荷尔蒙在作怪,这个世界上搞来搞去就是那一点荷尔蒙在做怪。人类一部历史就是荷尔蒙造出来的,就是那一点就是两个精虫卵脏这两个小东西在作怪。

他所以修了不净观和白骨观,这是佛的基本教法修法,所以由四谛法门马上跳到这里,即然懂了人生皆苦,怎么修呢?要证到。不管你密宗、显教、大乘、小乘,第一步先修到不净观与白骨观,才能打基础的修行,所以他因不净观修起,悟到了诸色性。世界上一切漂亮的东西,所谓美丽的世界都是从不净的白骨一层堆起来的。我们人死了,外面色相这个皮囊啊,这个皮肤没有了一烂了,一死了以后,这个人断了气以后先软,还是软的,软的慢一点可以维持到一天多到两天,就慢慢开始硬了,此身就硬了,硬过了以后再软的时候开始烂了,同桔子一样的。第二次再开始发软哪,那就是烂了,里头烂了,臭味也出来了。不晓得你们闻过没有?象我们都有经验,到医院那个太平间你去走一趟你就晓得,再不然你们想办法到殡仪馆那个池子里看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就象那个一条白鱼一样都泡在药水里头,那个味道很难闻,就是这样。不干净白骨微尘一点一点灰尘累积起来,就是钙质结拢来,最后白骨也没有,肉体烂完了,就有个白骨的架子,白骨最后最后还是变成灰尘,变成空,这个人生境界。所以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

“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归于虚空就晓得,空是什么?空也不空,空也不管,色相没有了,空也不守了,你守着一个空的境界,我们现在打坐你觉得自己有个清净有个空,你要晓得不是真的啊,因为你的白骨微尘还在,你这个心意识神经的细胞的作用,假想出来下意识想出来一个空的影像,不是真的空啊,有一个境界不是空,所谓空是无相、无境界的。所谓“空色二无”,一切色相皆空,色相要空,是物质构成的,生理上最后要空,空也空,空的境界也要放掉,空色二无才成无学道,可以成阿罗汉果。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因此佛如来印证我,这个印证,所以禅宗叫印证,印证是什么?你到了才请佛求善知识求认证。等于我会捏泥巴捏一个人,教你怎么捏泥巴捏出来一个人,开始捏不好,最后自己很满意了,这一下认为成功,拿给老师看,你看我这个做得怎么样?老师说对了,就好了,这个叫印证。所以有些人不懂佛法印证的道理,随便来问问题,他就讲请老师给我印证印证,那个我听到了,硬是想拿个铜印在他头顶上咚一下下去,就给你印证了,那一下下去就空色二无了,那个乱用名词,你怎么有资格印证啊?要自己修到啊。所以他说佛来印证我,给我赐个法名叫尼沙陀,色性空,达到这个境界,到这一步无学道阿罗汉,到了家没有?没有。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注意这八个字,上面空色二无都空掉了,所以经过佛印证了,好,你对了。你到了得了罗汉果,无学道不需要再用功了,无修无证的境界。到了无修无证的境界呢?翻个身了,真空生妙有,进一步悟到不是空是妙有、幻有。所以“尘色即尽,妙色密圆。”因为真空起妙有。那么修到这个境界无所谓涅磐无所谓不涅磐。他对于世界慈悲化身就来了,还是这个身体,不给你看见就没有真空如是起妙有,妙色密圆,这个秘密奥密圆满了,就是非空非有,能空能有。就由小乘证到大乘的境界去了,证到缘觉的境界了,还没有到大乘中乘辟支佛这个境界。

“我从色相”。他说我由色相而观的,

“得阿罗汉”。证得大阿罗汉。

“佛问圆通”。现在你问我怎么样叫圆通?圆通注意哟,什么叫圆通?刚才提了,我没有讲,忘记了。圆:从一门深入,到了家,它转过来是个圆圈门门通达了。懂了?圆通。《楞严经》上先从一门深入,一修到底,然后悟了道通达了,转过来都是,所有大小乘法门都懂了,才叫做圆通啊。那个水管一样的,圆者就通了,不圆就不通了,你一条肠子直通的不行啊,一通而百通。

“如我所证”。以我的修行经验。

“色因为上”。先观色空,这一下你注意呀,有一同学也提出来问过我,第二位圆通提出色因为上,是不是《心经》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我说你问得好,也问得好,是这个。好,这个原文我们知道了,现在回转来讨论,所以再提起大家注意。近几年以来啊,近个好几年以来我拼命的提倡,因为看大家一般世界上的人求法,求个有为法修,所以我告诉大家不要好奇,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大家的本师,也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我们所有的都是他的弟子,所以不管出家在家、古人今人,都是这一位总老师是本师,他教给我们的法门。

我说你们注意哟,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跟他的弟子很快得道,为什么后人修道越修越难?这是个问题呀,所以叫末法时代啊。那么跟佛修道的为什么快?跟他出家了。佛出家佛那个时候没有庙子啊,就是带大家化缘随便啊,露天修头陀行,头陀得连房子也没有,也没有庙子啊,树底下打坐啊,带一个大斗蓬,又是雨伞。晴天挡太阳,夏天遮雨,背一个蒲团就是达摩祖师背的那个,地下一铺,这个蒲团要棕做的。为什么棕编起来那个蒲团?因为它沥水,地下有水,刚刚下了雨铺下去,你马上打坐不会受湿气,它透气。所以要棕蒲团,不是棉花啊,搞清楚了,现在我们的方便。有一年我在基隆做了好几个,就是做蓑衣的,我们打鱼啊,乡下人蓑衣那个是粽,编的蒲团,蒲团是粽。这个呢,一坐就是如此。那么佛带领这些弟子去散开修啊。

他们一出家以后都在哪里啊?在尸陀林中修,尸陀林是什么?乱葬岗,不是公墓啊,公墓看不到骨头啊。你们很可惜了,象我们年轻的时候都看到了,在大陆上。很多是逆冢(谐音),也叫做乱葬岗,穷的人家里没有钱做坟的,随便要个草一包啊,一个木板一钉就抬起摆在那里,没有几天就烂了,风吹雨打,那个死人白骨都摆在外面。象我们小时候读书经过这种地方,又害怕又不能不过,怕得要命啊,又想看又不敢看,都拼命跑的。尤其要放学回来天快要黑了,经过这个地方是怕死了。乱葬岗就是尸陀林,所以你看戒律看经典,那些出了家的厌离世间就到尸陀林中打坐,那是真的哟,在这个上面,你不要说尸陀林,阳明山公墓那么漂亮,你夜里一个人跑人家坟上打坐坐得住能够睡得着,我就先拜你为师了,你就差不多了,至少空胆子已经大了,可以修道了,真的哟。修道要经过这个境界哟,所以一个人那么好的地方夜里都害怕,你还修个什么道啊,道快要修你差不多,所以在尸陀林中修。

所以他们先修不净观白骨观,不净观佛经上我们把这个皮囊身体一拉开了,这个里面难看得很啊,肠子红的绿的蓝的黑的,五花八门里头,你看把皮肤割开一点,难看得很啊,这个身体。不管你怎么漂亮,管你杨贵妃也好,杨贱妃也好,都差不多了,到那个时候一样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诗讲漂亮的诗,“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那是真的,漂亮人最好早一点死,年青死,死了以后永远怀想她那个漂亮。不相信大家都有经验,你们小的时候那些女朋友啊男同学想想看,越想越可爱,永远见不到是可爱的;真的看到老了多讨厌,俩夫妻坐在那里,你看我没头发,我看你没牙齿,你看我口水滴,老太太怎么样,那个是真讨厌,所以美人啊漂亮最好早死,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所以我说林黛死得好啊,这样年轻死就有铜棺材啊,假使八九十岁老到了没牙齿了,草包都没有了,谁理他?绝不会讲漂亮,所以人生就是那么可怜,那么现实,所以苦集灭道。

那么修不净观的人就观身不净,四念处。我们学佛的就要正思维哟,苦集灭道正思维啊,四念处,念就是观身不净,看人身这个生命并不是干净的东西,都是细胞啊脓血兜笼来做的,外面了敷了一层皮觉得蛮好,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一切的感觉整个的感受是痛苦。观心无常,这个心念啊都是变化不定的,这个要搞清。观法无我,要用到啊,不要光听了不用到啊,用不到人生上不要听这个佛法,没有用啊,那是浪费时间啊。那么要做不净观,所以说经典都告诉你,三十六样东西心肝脾肺肾观清楚。所以修白骨观的人,那个地方都有个白骨骷髅,要看清楚,你们把那个打开啊,有些人不喜欢看,看久了你才觉得可爱啊。

我以前有个和尚朋友修白骨观的,修得很得力,后来告诉我不行了。我说怎么不行了?他说修到后来纵然白骨也风流啊,也很可爱呀。那是真话啊,你不要当笑话,因为他跟我俩好朋友这个和尚,现在过世了,也六七十岁过世了。他那个修白骨到得定了,他后来一翻过来不对了,他说那个爱心、欲心又动起来。我说你不是修白骨观修成了?他说不行啊,他说到这个时候纵然白骨也风流啊,白骨也很可爱啊,好象弄个白骨抱在身边也蛮好啊,变成这样子了。我说那你怎么办?他说我就放弃了,不修了就搞别的了,再修别的法门了。是这样,你看这个白骨,看久了是蛮美的,那个洞洞如果面粉捏一个鼻子放上去,把它一化妆,衣服一穿,你看到纵然是假的也很可爱呀,人生就是这么一个境界。

所以修白骨观有个程序的,佛所以始终叫你观脚趾头开始,这是一个秘密,观左边的大脚指头骨节开始,这是个密宗,这个话头如果懂了,懂得气脉之理,懂得修行了。这个观了以后,观全身白骨,然后把全身的不净都布施了。布施了就是舍身法,这个身体都布施给恶鬼吃了,你修到这个,真修白骨的时候那个境界是很可怕的,真会出现哪,鬼魂来吃你的肉。真到摸到你身上要吃的时候,你说哎呀我又吓死了,你没有修布施心,不行的啊。硬准备给他吃,因为厌离了这个身体,布施能够供养你,你吃了好你尽管吃吧,那就差不多了。所以不要求不得苦啊,偏要求。这个舍身法、施身法做不到修行不成功的,

所以修行第一步是白骨观,但是白骨观的修行方法呢,乃至由小乘修到大乘啊,有三十几步功夫啊,过去我们在这里讲过的,讲过禅秘要法,禅秘要法修白骨观包括了修气功,安那般那,包括了最后神通,念佛往生西方的成就,所有。所以这个二十五位圆通只提原则的报告,中间的修法就包含很多。白骨观我们下次再继续讨论。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藏密真言·心咒密咒|←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藏密坛城·曼茶罗|←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嘎乌盒·吊坠小唐卡|←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寄卖|←画师唐卡直卖的唐卡可参考这里

|佛像总集·佛像绘制参考|←此处图册可供参考学习

|古代唐卡图册|←古代唐卡藏品复制定制可参考这里

|各类经文咒文及书籍索引|←经文咒文书籍查询点这

|唐卡文献资料索引|←唐卡文献资料查询点这

|唐卡造型资料索引|←唐卡造型形象资料查询点这

|沃唐卡分仓索引|←根据“沃唐卡”前3位编码查询点这

|唐卡线稿图册|←唐卡定制的白描线稿可参考这里

|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可参考这里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

(0)
上一篇 2023-01-28 13:44
下一篇 2023-01-28 13:46

相关推荐

唐卡预定·唐卡定制·唐卡设计·唐卡艺术品投资可联系微信(wechat)号:MasterQ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