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三)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三)

|“沃唐卡”官网全站导航|

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已结缘·可参考定制|←此处唐卡可参考后定制

|待结缘·可恭请唐卡|←此处唐卡可恭请结缘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看不见了,等于是他化自在天的境界。就是说我的自身同男女之间的他身,随意一化、一变化就出来了。所以这个天道。那么这种天道要男女媾精而生的,有精交、有气交、有神交。但是到了六欲天最高层气交的时候,男女笑一笑、两个人拉一下手,就达到这个人世间两性之间男女相爱那个快感的境界了,只要一握手;没有精液,就是气,生人出来,六欲天。所以啊,你们修道到达这个境界,注意哦,道家、甚至有些密宗,你看密宗有些像塑的****,密宗道家所修的都在六欲天、借用六欲天的境界作方便修法,特别注意啊!(怎么时间这么快?是到时间了吗?噢,那好。无记,无记。休息一下。休息五分钟、六分钟就可以了。)

还要继续讨论,对于你们大家修持非常重要,用功的路线。放放腿啊!休息一下。所以啊,你们这个欲望大的人赶快修啊,修去当天人,你看就方便了啊!(一笑)

下面同学问:南老师啊,变成天人,一个男人六百个太太,我想这个太太谁做啊?

师问:啊?什么?

同学又问:有了福报,到天上去了,一个男人六百个太太,那太太是谁做啊?

师答:也是天人修到的呀,你要晓得,能够修……

同学:假如我福报大,生到天上去作男人,谁生到天上去作女人?

师答:这些女人也是天人,就是说修十善业道、修的中间的果报,这个就是因果报应了。为什么会变男、变女的报应了。

同学:平等吗?

师答:平等啊,心念不平等,自己心念不平等,因为一个负责不负责的问题。但是呢,男女是非常平等。修到上层天啊,这些劳苦工作、生孩子的工作是男人干的,老兄啊!(众笑)哈,不是女人干的啊!所以这些佛经你们平常都没有注意哦。当小说了,以为这些是落伍的思想,不看了。

……在《瑜伽师地论》里都有了,都属于“意地”的境界。意地——意识所生,都是有心去修、做到的福报,善有善报。

根据佛经,我告诉你,你们是比我高明,我这个人迷信的很!这些事都信。怎么都信呢?你以为天人看得很清楚啊,你眼睛亮一点看这个世界,天人、地狱、畜生,都在这里,这些果报都看得很多。尤其朋友多了,看这个人遭的什么果报了,“嗯,这个人是什么果报。”清楚得很。所以我都信。那么,你要真看到天人啊,赶快修定,你自己都会看到,真的啊!所以作功夫要紧了。但是作功夫不是瞎修的哦,修一个窍啊、在打坐啊、气脉通了,通个什么?最后还是通到殡仪馆去。当然我们大家都要到殡仪馆啦!

现在再讲,你看天人表欲界,夜摩天以上,夜摩天还是属于六欲天哦;贫、富,没有哪个穷一点、哪个好一点,平等。夜摩天以下不平等,连贫富都不平等,享受都不平等。忉利天以下,果报更有厚薄的不同;也有衣服,也要穿衣服,天人的衣服;也有七宝的宫殿。但是忉利天以下同我们人类一样经常会闹饥荒啊!有时候吃不饱。所以,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个天人,以这个为阶段划一个阶段,就是前生修戒、讲道德、修戒律,所谓修戒守戒,就是道德行为嘛,有道德的善报;但是没有利他之心、布施不够,所以有饥饿的果报、有贫穷的果报。就是所谓讲道德、守戒律的人,善于洁身自好,其他对于利世利人的行为是——树叶子落下来都怕打破头的呀!尤其一般修道学佛的人,十个有五双都犯了这个毛病,绝不肯利人利世。因为妨碍我的定嘛,妨碍我的修持。即使肯做一点布施帮忙人,都要计算有没有价值、划不划得来。菩萨道布施,花钱也好或者……没有计算,傻里瓜唧。你要,拿去就是了!我还问有没有价值?!你要,我有,你拿!你看他傻人,做的事是菩萨道哦!你说:哎呀!这件你划不来呀!那个划不来——我一听,像我做事有许多朋友劝我这个,我一听我都替他吓!吓什么?这个心性怎么修行的啊?菩萨行道还要利害计算的呀?头目脑髓都是属于人家的啊!那叫大乘。大乘不谈。小乘都做不到哦!修行,大家检查自己行为。

那么,简单的讲一讲了,多得很哦!你们好好去研究。

过了六欲天以上,初禅天了,那就注意哦,你看这个表,没有欲了;不是没有——淡了,欲淡了才能得初禅哦!你们打坐能不能得到初禅?初禅我们告诉你,经常讲的,再提啊: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佛经上就是那么简单告诉你。这八个字,包括了多少东西!心、这个心,就是第六意识,这个意念就在一个境界上不动。我们在座很多作功夫修道打坐的人,你自己问问看,你第六意识的意念能够摆在一个境界上吗?没有。虽然你坐了几十年,坐起来坐得很舒服什么的,你都在闹感觉啊!你那个第六意识思想摇摆没有停过啊!对不对呀?没有讲错吧?讲错了马上纠正哦。这是牵涉到大家自己本身哦。你尽管看你眼睛闭着坐得很好,坐三天三夜也没有用啊。你那个意识在里头在转啊!意识在行阴,“色受想行”,行者就是动态。一下觉得:“哎哟气已经到头上来了!哎呀我的脚通了!哎哟我海底通了!”你还海底通了,通了海底呢!那个意识都在玩这一套哇,在玩弄自己啊!意识没有专一、心一境性啊!

心,就是意识,刚才讲,当然不是无想,是有想哦!不是灭尽、也不是睡眠、也不是闷绝,意识是清明的。所以为什么净土叫你念佛呢?一句佛号。当然你一句佛号自己念的听得清清楚楚,念的清清楚楚,不是心一境性哦。一句佛号有六个字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念头了;如果四个字:“阿、弥、陀、佛”,四个念头了。况且你在念的时候,这里想、那里想,中间都在岔乱、散乱啊,没有心一境性啊!就是你们守窍、打坐、守个定、证个空吧,你能够心一境性吗?身体都没有感觉,做到啊?做不到的啊!这是非常实在的事哦。

那么所以真正念佛是“净念相继”,这叫一心不乱,念到佛的那个境、意境,等于我们心里挂念一件事。我常常给你们讲,你们没有注意,什么叫念佛?譬如我们出来做事,心里想着:哎呀有一件事。譬如你们当学生的,一边出去街上玩,一边想着:“那个南老师!回去给他晓得一定挨骂,那个老师啊!”害怕得很!这一念挂着,玩还是玩、电影还在看哪,不过“怕南老师知道”那一念始终挂着,这叫“念”。净念相继,净土那一念就是这一念。这一念专一了、心一境性,其他没有杂念,这样是专一。那么这个定定久了以后,慢慢定,定久了以后——离生喜乐,有出离之感。出离什么?第一个觉得身体拘束我不住了,好像超出身体以外了。所以你们现在打坐都在身体里头搞,禅宗祖师所以骂你:黑漆桶一团!眼睛闭着,里面黑洞洞的,就在里头瞎摸。摸了半天,干什么呢?好像变蟑螂一样,这么瞎摸在里头!有什么用?

到这个时候,“离”,有出离之感;“喜”,无比的喜悦、高兴。到这一步已经是“烦恼无由更上心”了,普通的烦恼不会动念了,没有什么。“乐”,这个色身身体上发生快感,每一个毛孔、连着头发、到脚趾头手指头,那不是男女之间的快感,那不能比呦!那是喜乐。你们打坐两个腿都没有走通。我告诉你,打坐坐到了两个腿气走通了,从脚趾头开始起,两个腿在发快感,等于男女性关系的快感不能比,那就一看性关系的快感,觉得不值钱、太粗了。这个是细的。一天到黑是乐的哦!而头脑的境界,连头脑头发都在快乐。不是说:“哎我闷闷的,这里发涨,老师呀,这里怎么样?”我说用灸筒啊。噢!灸一下才舒服。再不然扎针啊,再不然跳“生八式”啊,“哎哟!好舒服!”那个舒服能够比的呀?不能比啊!那当然气脉通了。

所以气脉通了,什么奇经八脉、什么脉、什么脉,那个气脉是肉体方面的事嘛。普通的气脉;高一层的又是一层,气脉很多层次,要注意。

那么,离生喜乐,是初禅的境界。哪个人(做到了)?你看我们大家做功夫自己问问看,做到没有?“离生喜”,得喜没有?随时都在欢喜,随时脸上都有笑容的,不是一股死相。再不然就是仇恨相,越看那些修道人每一个面有菜色、脸带仇恨相,啊。那就看到人——(师示相),因为怕人家打搅嘛,都是一股仇恨相,对不对?初禅都没有到。

那么,什么是到达初禅呢?初禅的果报超过了六欲天了,你看看表——梵众天。“梵”这个梵字,所以我们唱念叫梵音,“梵”代表清净,意境上已经非常清净了。梵辅天,高一层天。再高一层“大梵天”,心念清净了、意识清净了。但是有层次不同。清净再进一步“少光天”,一片光明,同无色界的光又不同哦,又不同,光也分很多种。然后再进一步啊,到二禅去了。初禅叫少光天。哎,你们打坐坐起来有没有少光啊?有啊!黑光一团!

真得到定境的人,夜里,所以像密宗的修法,有一种闭关叫闭黑关,房子是专门修的一个房子,修的都两层墙,里头跟现在一样进步,有洗澡的。人打坐在里头,两层光线是一点不透,要设计起来空气是流通的、光线不透,一点光线都没有。进去闭关的时候裸体的,免得穿衣服麻烦;气候当然要调整得很得当,要入定。在黑关里头定到什么?开眼闭眼,所有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乃至透视到两层墙的外面,外面都看到了。但是这是功夫哦!不算得道哦!换句话说人的身体功能、生命功能做得到的。所以,初禅得到了,黑夜打坐,就是庄子说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一片光明中。这是少光天的境界相近而已。这是初禅,只到初禅。

那么,如何离开了六欲天以上呢?初禅到了。那么二禅呢,就更不同了:“定生喜乐”,心一境性还是一样,还在一个境界里。定的功夫进步了,定境是常定,“定生喜乐”,只差一个字。在出离这个肉体、出离这个范围以后的感觉,“定生喜乐”,到二禅。到二禅你看看天人表,你就稍稍懂得一点禅定境界了。无量光天、极净光天,二禅二个天,两个境界。层次的不同,定力功德的不同。

再进一步到三禅呢?“离喜”,心境的喜、意识上的喜没有了,清净了,喜都没有。当然无喜也无忧,无喜也无悲,更无烦恼了;只有乐。这个乐不只身上的乐,身心都是乐,上妙安乐,非我们所能想象的。你看几个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到了。

三禅到达四禅的中间,你看这个表上,有福爱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实际上都属于无想天的范围,凡夫所居。就是说,你要注意,这个表是立体的啦,实际上到那个时候,有些人,人中间做到至善,等于《大学》上讲的“止于至善”,有人绝对好人,做好人一辈子的,这个社会上很多啊!你们不晓得是否交往过,我看到我的朋友里头有些人,你看他笨啊、笨得要死,好是好得要死啊!他生来世果报直接生无想天。没有慧,可是大有福报——善人哦。所谓凡夫并不是看不起哦!没有慧力、没有悟道、没有得道。可是他善行、心理的行为的果报是如此哦,得到无想了。

常常我发现,像我们乡下出生,我现在回想,那么过去我在外面很多年交的乡下朋友也很多,那些老实人,哎,我发现他们都在道中。一天没有多大的欲望,也没有多大思想。

你说:“你这样环境苦不苦啊?”

他说:“嗨,有什么苦啊?马马虎虎啦!”

“哎呀你住这个茅草棚,不难过啊?”

“这有什么,命嘛!你们命好住高房子,我觉得蛮好啊,哈!”

他无想哦!无想也无欲。可怜的我们所谓读了书的知识分子,想又多、欲又多,将来的果报变蜈蚣一样——多脚虫噢!欲望太多了嘛,每样都想抓,一两个手不够,所以变成蜈蚣啊,多抓;变蜘蛛啊,多几只手——都抓不住。

但是你要注意啊,先还慢一点讲。到了三禅又四禅,那么你说打坐定力功夫就到了?不行!

把这个表拿出来,你打坐功夫好了、念佛念到了什么境界呀,不管你修密宗啊、修气、修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都不管你,你用哪一种方法得到定都可以。主要的你看,这个讲见惑思与三界九地,断惑才能证真。什么是惑?烦恼。所以你看,我们叫你背讲唯识的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讲第七识末那识这个我执——意的根怎么样才能转?他不是有一句话吗:“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四惑是四烦恼,迷惑你的,把“我”自己迷惑住了:我见、我慢、我贪、我痴。

你要晓得,男女饮食、淫欲之念、两性欲念并不是不容易断哦,那很容易断的,容易不起嘛。大家都作人,我们大家男女并不是一天到黑都在那个男女两性欲念中。欲可以不起呀,“爱”断不了。这个爱的这一念,爱是非常难断的。你以为男女之间我爱你、你爱我那个爱死的爱,那个我们所讲的那一种爱是欲呀!真的爱是什么?你爱山水、爱清净,我爱道德、我爱善人,这个东西就是——沾染你,这一点爱心很难断。这就是我痴。至于男女之间两性之爱呢,一半还属于物理作用,同性相排、异性相吸,那还是属于六欲天下面的“欲”,还谈不上。当然很严重,在我们凡夫很严重。

修道的人,所以你定力高了,你看这个表。十个根本,有关于思想方面、理上的,身见、边见,叫做十惑,第一条,三界天人八个: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自己所看到的主观,我认为这个是道,这个见解:哎,老师这个理、你这个理不对了,我这个才对——见取见。这是叫做“五见”。

这个见惑,是思想上的、理论上的,随时困住我们。我们作人,今天世界的战争、社会的乱,就是个思想观念,就是观念问题。

这五个惑:身见,你看我们修道,断了没有?你说打坐坐得好,今天病了,不得了。“哎呀老师啊,我大概坐坏了啊,我要去看一下医生去。”身见非常难舍哦!谁能把身见舍得掉?所以你功夫做得好有什么用?这个结使一点也不断哪!身见。

边见,你那个境界有边没有边啊?你说我空空洞洞——你那个空的境界、你那个清净境界不过那么大,我看只有水桶那么大。不行耶!

邪见很多了,错误的见解都叫邪见。

戒禁取见,如果学了佛的:“哎哟!这个不对呀。”很多学佛人:“老师啊,我今天不对呀,昨天我大概烧香没有烧好啊!”“哎呀,今天不对呀……”有些:“哎呀,我什么啦,哎呀我大概怎样……哎呀我拜佛的时候,哎呀老师啊,我没有穿海青耶!所以今天马上受果报啦!”——就是戒禁取见。每个宗教都列了许多的戒条,把你困住了。到最后是戒而无戒哦!戒都为了起心动念啊!哪里有那么多形式啊?把形式主义、戒条当成修道,宗教徒都犯这个戒禁取见,是很严重的错误,所以不能成道。

知识分子犯下面的“见取见”——我所见到的这个理论。你看许多人修道到某个阶段,老师讲的话不一定听啊,认为我见的对,马上堕落了——见取见,就是我慢、我见嘛。知识分子啊,普通人我见是最严重的,见取见,“我这个理论拿逻辑来逻过的,那还有错的啊!”根据什么西方哲学家,什么苏格拉底的,还有什么根据什么孔丘啊、庄子啊,哎这还有错啊!——统统犯了见取见!再加上我见。

你检查[录音中断]……在意识上、意识地来你每天检查自己这个地方。我打坐是坐得好,你说我今天都没有动——你没有碰到外境啊!碰到一个人跟你俩谈学问的问题,那些学者、修道的,一谈到意见:“哼,格老子!”那个气得脸红脖子粗,坐在我前面,“格老子!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了啊!”那个样子,哎呀我看到比野狼啊、比那个疯狗都不如啊!你修道,你修些什么道?就是见取见,就堕下去了。你那个功夫,功夫有什么用?功夫是肉体上的。你说:“不过老师啊,我没有动气哦,就是气到上面来了,气得我睡不着了。”切!你说自己该打什么……唉呀,我有时候真是没有方法!我讲的话你们自己晓得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检查一下看。所以你要我骂你,你以为我爱骂人?哎呀!我骂你?我吃饱了饭,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这是见取见。

至于下面的:“贪”,贪很多啊,功名富贵样样贪。就是你现在我贪进步也是贪。这个意识的心念你要搞清楚哦!无贪?切!怎么做得到!所以我常常夜里看书,自己放下书本一笑,——贪!这就是贪哦。这同你研究赌票是一样哦!没有两样,告诉你。手不释卷读书总算好吧?修道就要注意,这个是“贪”哦!被它牵走了,一样的堕下去,永远不能了道。所以我不是去年有一首诗啊:“一念关心天下事,尘心不了滞非心。”也是贪哦!我自己做的,这个上面还有两句了,不谈诗了,随便提到这个。“一念关心天下事,尘心不了滞非心”,文学境界多高啊!看到好像圣贤一样,国家、天下——贪念哦!你注意什么叫贪,就告诉你们贪的境界,你以为哪里不贪哪?一念之间,你就是贪干净、贪清洁都是贪哦,当然你贪赃更贪哦!

瞋,发脾气当然是瞋,恨人、想杀人、想整人,那当然是瞋。善恶是非太分明也是瞋啊!“这个坏蛋我看不惯。”你正是瞋中啊!那是上界的瞋。有什么看得惯看不惯啊?这都是你意识造的嘛。

痴,那更严重了。

慢,处处是我慢、我第一。

疑,这个疑是天生的,哪个人都疑。你看兄弟夫妇、父子之间,哪个人不怀疑谁呀?我爸爸不晓得给不给我钱——疑嘛!这个心理就是疑。这个疑,你以为我没有疑,那怎么做得到啊?你看看,苦谛下面十个惑,第一行,人生的痛苦,这些心理状态、意识的行为所招来的苦果。苦集灭道四谛。集比苦还厉害——苦还是讲一个普遍的现狀——集是抓住,等于是抓得很、集中了嘛。那集中了你看只有七个惑,少掉了什么?身见、边见。因为你身见边见在其中嘛,自然有身在其中。所谓“灭”,修到了,把这种心理行为、思想意识上这一种坏的染污,把它清除了才算灭。灭了以后得到道的境界有八种惑。

我们这是讲普通欲界里头的众生。色界里头呢?色界,我们功夫到达了初禅二禅的境界了,你心理上有没有东西呢?心理上这个东西没有动摇不能证果的哦!你看色界下面九个惑,色界同无色界,你功夫是到了,你意识心理状态、意识里头这些心理的种子,一点都没有动摇在里头,不过是暂时看到被那个静定的功夫压制下没有起来而已,因为你有个大贪的境界在——我贪静嘛,贪这个定嘛,不敢动念啊!不是你了道啊!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不敢呐!利害关系嘛:万一我动了这个念,我这个功夫掉了!所以你意识还有,这个种子都在啊。只有了一个什么呢?色界同无色界得了道的这个境界——瞋念比较没有了,但是不是了哦,瞋念是断伏下去,并不是慈悲哦!没有瞋念不是慈悲——慈悲是大菩萨境界——只是无瞋而已。

色界与无色界,其他的结使,这个意识上面、心理的行为上面,大家都老了——你不要看别的,不要看这个教理,以我数十年的做人的经验,我从十几岁起搞这一个东西、追这个东西,结交了、看了多少修道学佛的人,老实讲,到了中年以后,看的真可怕啊!功夫做得很高的,道也修得很好,冬天都只要穿一件衣服了,什么都好几个月不吃饭了,贪嗔痴慢疑是一样都不断!尤其学佛的居士们我也看到,那个熊十力(那当然还不够亮)、他的老师欧阳竟无先生,那个脾气之大,发起脾气来额头上三条青筋就立起来了,那不得了啊!唯识般若中观那个佛学讲得那之好,太虚法师算是他的同门小师弟,太虚法师要来跟他谈一下、请教一下唯识,“不见!他怎么有资格来问我唯识!”所以我只跟他俩做朋友,我不会叫他老师的,我也不要这种老师。这是讲学的人。修道人我也看得多了,不管什么,那个慢心是越来越大,贡高我慢,所谓“增上慢”。没有道的时候慢心本来有,因为有道、有学问,他那个慢越来越大,所以叫做增上慢,增加上去。

所以你们做功夫守戒的人,第六意识这个地方。四禅八定是功夫哦,功夫不到而能够说得道了、证道了,说学佛,那不是自欺吗?你功夫到了以后,心理第六意识的这些东西……不能证果位的,不可以。不是不可以,是不行耶!你自己的业力不行耶!一到这个肉身一坏的时候,那个中阴境界的贪嗔痴都出来的呀。不是男女来贪哦,你这一辈子道德很好,男女之间、饮食男女什么都不要,它到你变中阴身的时候,这个肉体一坏了,它现出一个青山绿水,哎呀有个山洞,那个风景又好;哎哟这里正好打坐——你一进去一打坐——入胎了。就是这一念爱,好厉害哦。

所以学佛要整个的把这个结使研究通哦!这个东西,不是做佛学表拿来写文章查查的哦,要多来反省自己哦!这个东西要千万注意啊!我们一般做功夫的最不愿意看书,尤其学道家学佛的。其实你只要好好看一次记住了,自己在功夫上就是你最好的镜子测验了。

在这里认为这些理论我都懂了。你懂了?我搞了几十年都没有懂,你比我聪明多了!那又何必听我的骗呢?要注意呀!要注意呀!万丈高楼从地起,修行是一步一步要踏实的。

四禅八定修到了,三界天人表,好,有一位道友的问题:那无想天以上有男女关系生命吗?下面都有;到了这个以上,色界以上、上界,不是了,没有男女了。所以无色界天,《成唯识论》你们不是念了吗?注意一条,无色界天,《成唯识论》第几页啊?又叫意成天。二百七十三页第二行的下面:“无色亦名意成天”,懂了吧?无色界,上升无色界得四果罗汉的境界,当然没有中阴了。假使这一生修到了,怎么样得四果罗汉呢?这些结使、心理的这些行为——贪嗔痴慢疑,细净的、最薄的都能够断惑了、伏下去,没有了。但是没有伏完,完全伏完了得灭尽定了。灭尽就是灭掉了意识境界这一些都没有了,干净了,得灭尽了。但是还不是得大乘的道,灭尽是灭心理这一些东西哦。那么没有得灭尽定,到无想天以上的,是意成天。所谓无色界还没有光明,不是光,也没得身,谓之(无色界)。

实际上啊,达摩大师告诉我们,修禅宗的人以《楞伽》印心。破了重关就要意生身,意成天同意生身是一个东西,我告诉你们秘密。我从来不讲密教哦!因为天下无秘的事,只要你懂了,秘密就拿走。道是天下之公道,所以用不着什么磕头拜门,我很讨厌。当然我尽管向人家磕头拜门来,到我手里我就(不搞这个了。)有此一念、有此一个习惯也是戒禁取见,而且增加我慢,何苦呢?道是天下公道,明告诉你拿不走,这是大秘密;拿得走你拿走。所以到重关自然意生身,大乘菩萨。所以四禅八定修到四禅得意生身,道家所讲的出阳神真修到了,“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相近于意生身了。

你们修道家出身的,阳神怎么出呢?

“是啊,老师啊,现在我就不能进步啊,不晓得怎么办!老师啊,你也不告诉我!”

我活该告诉你呀?我不是要你来磕头,你没得诚意嘛!没得谦下的诚意。求道、求道,你总要求之嘛。你想发财、想做一个公务员八千块钱、六千块钱拿个履历表,还要拜托求人嘛。碰到老师,老师就要告诉你呀?而且一个个觉得这个老师就是教他们,好像:“我嘛!都应该教的。偏不教我,真是!这个混账的老师啊!”呵,你们年轻的都犯这个毛病,在这个上面检查一下心理看。

所以《成唯识论》告诉你;为什么先选这种地方,其他的资料我当然没有给你讲完,多得很。所以心理与功夫的检查配合,为什么发这个表。

现在我们晓得,定到达什么境界?初禅到了吗?初禅都没有,凡夫禅而已、打打坐而已。凡夫禅第一步的心行,十善业道修到多少还没有做到,何况这些结使!结使打得很牢啊!所谓结,解不开,叫做“结使”,九十八个结使,一地一地、一层一层,功夫到了一层,你的见地到了一层。那么这些贪嗔痴慢疑心理行为,在《成唯识论》告诉你,怎么来的呀?——“修所断惑”,非修行做功夫断不了的。不是打坐的功夫;你心理行为、起心动念处要检查,做人做事、说话做人,“修所断”,才把这些结使断得了,不修断不了,所以叫修行、修行,修正心理的行为、心态的行为,修所断的惑。

至于其他的五见里头有些不是修所断的哦!五见里头 “身见”这些惑还可以修所断;至于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修不能断;那是见所断,要慧开了才能断哦!不然你自己被观念困住了。要注意哦,千万要注意!

所以你说我打坐,以为打坐——天天万事不做,一辈子搞一个清净的生活,打打坐修一辈子,万事不管,以为自己修了道——没用处!那你修的果报是什么?注意,将来有果报的——升六欲天变天人。不晓得变男的、变女的,看你心理状况了,看你的果报了。你的个性阴的就会变女性,个性阳的变男性;内向性的变女性,外向性变男性。看你心理行为同你的果报行为。许多人你打坐一辈子、修道一辈子,老实讲能够修到四天王天最低一层都不可能噢!等而下之走入什么——阿修罗道,阿修罗也是天人哦,不过瞋心脾气大,脾气大就是瞋心大,也是天人哦。

你修到夜叉、罗刹谈何容易呀!比我们高明多了。罗刹也能在空中飞行的呢。男的罗刹是都很难看,壮健、很威风雄壮;女的罗刹一个个漂亮,有一个女罗刹站在你面前,我们所有的男生不拜倒了才怪呢!那漂亮的很哦!所以修道注意呦,你搞了半天,还在这里转呢。你以为《金刚经》我都懂了,什么经我也懂了,禅宗我完全懂了。你懂了?你算不定变蛇、变泥鳅去,真的呀!所以呀,我看到大家严重啊,没有办法!所以讲《成唯识论》告诉你们注意啊!注意啊!心行是要这样检查的。

如果把理观通了以后,这一辈子做人,不算是超出三界,至少不失其为人,人道中,圣人,成就很高哦!人道可以上升佛道,还不是作人?!所以佛说,一切十方诸佛要想成佛以前都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留学一番,因为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容易成道。其他的世界纯乐的地方啊,没有烦恼刺激他、没有痛苦刺激,成道很慢的;这里是什么都有。所以释迦牟尼说诸佛菩萨都要到这个世界上过一下才能成佛。

那么还有,再重要的,大乘菩萨那怎么办呢?大乘菩萨发心不同,心量境界不同。功夫呢?四禅八定就是基础。四禅八定功夫定没有到,你叫做大乘菩萨?有些讲教理的人,研究,以为菩萨道哪里讲打坐啊,只要管心理行为——全错了!没有这个定、没有这个戒培养那个心量的扩大,那叫大乘菩萨?所以你看,我们刚刚讲完灭尽定(上一次讲完的),到了大乘菩萨的法身,他是任何一地要入灭尽定他立刻可以进入灭尽定,因为他心量大、功德大、心大,换句话提得起放得下,说空就空,说把结使切掉就切掉。所以禅宗的顿悟,真顿悟了以后,已经到色界无色界天的阿那含果了,提得起、放得下,万念皆空,一下就把它空掉了,连身体都丢掉、忘掉了,那才叫顿悟。那叫“禅”,禅宗的禅。你以为什么“月白风清”啊,“只在芦花浅水边”,你去浅水边去吧!芦花浅水同你有什么关系啊?所以,我们讲完了意识现行不起的五位,作一个结论的时候,探讨我们作功夫的境界。

下面开始继续下去《成唯识论》,你们听得可能会很没有味道,逻辑方面思想方面非常多,但是同作功夫都是切实的关系,就是要智慧去研究。今天上到这里。

我们这个唯识的课,现在又有些问题有人问,第一个问题:唯识的意识的五位(就是五个部分,没有意识、不起作用的五位),已经有无想定,怎么又列无想天?

我们晓得,四禅八定这是修的因,不是果位。所谓无想定是它的因,生无想天是它的果位。所以啊,因果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我们假使修持得到了无想定,那么中间自己这个意识上还有时候错了别的因果,不一定能够生无想天。所以四禅八定每个天位的列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了无想天以后,当然超过了无想定的时间,就是劫数的长短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凡夫所居的天位于三禅四禅之间,他同生在四天王天之善行与果报有什么差别?

所谓凡夫是佛经的名称,就是一般人、一般普通的人,拿现在讲“一般普通的人”。这个无想天啊,位置相当高,由此也可以想到,一个人要修到真的没有思想、第六意识不起作用,第六意识完全不起现行的作用,是有意修到的哦!假使第六意识昏迷、昏沉,那个果报不是天位的了,不是无想天,那是无记果,很麻烦的。大昏沉譬如睡眠、闷绝这些,绝不能生无想天;所以只有无想定才能生无想天。所以无想定、无想天这个修持到达并不容易的。但是为什么将他列为凡夫、说外道凡夫,因为心外求法;这个是意识造成无想境界,他以为这个是涅槃、是道果、是究竟。所以无想天的位置虽然高,是色界天的中层——三禅四禅之间。所以真正的无想,由此你可知,禅定不修到三禅四禅的境界,你想意识不起现行、无想,还做不到的。何况我们光是静坐的人,连初禅定都还没有,这个是一个道理。等一下禅定的道理正要再讲的。这个道理连带地说。

那么生欲界四天王天,你们诸位把天人表拿出来才知道,光靠记忆恐怕还不行,如果能够记到了,那是好极了,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哦。如果生四天王天,是欲界里头的六欲天,比人位比较高的,四天王天大家位置找清楚。这个表画得比较清楚,已经校对过好多次了,这一次又是最新的校对,连英文名称都是校对过的,顺便带着,不过这个英文名称是几十年的翻译,能不能确定下来?现在西方、中国还没有人出来整理过,这是根据梵文的过去的一种翻译。啊,这个年轻人还可以努力的,譬如汉英字典,许多佛学名词的翻译都不确定的,不过现在都用惯了,但是很不确定。

四天王天是六欲天的初层,六欲天同人一样。这些六欲天中、人当中能够行善,当然包括十善业道的,不一定是每一样好,样样做到那是太好。所谓善行,一个人善人心善到了极点,自然进入禅定,所以得天人果报。天人果报就是等于我们人中肯努力的人,富贵功名地位高一点,就是这个天道了,当然也是凡夫境界。至于凡夫不凡夫的境界,换句话说严重地讲,修到了三界天人之间,甚至于九次第定,几乎可以超过三界的样子——灭尽定;如果没有明心见性,还是凡夫。佛所以在《楞严经》上说,还是外道。

所以《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色受想行识五行所包括的五十种阴魔,第五种阴魔就是识境界,就是见解、思想上的错误,连声闻缘觉得阿罗汉果,佛还骂为(呵斥,所谓骂他们)还是外道,识阴境界上的错误。那当然,没有色阴、受阴,看到什么了、人发疯了是没有了,但是思想观念见地上的错误。

所以严格讲起来,三界的天人往生,不但要禅定到,都要善行做加行的。所谓加行啊,都要善行为其加行,都要善行做加工的。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近代一个假和尚、一个诗人——苏曼殊的诗,你们年轻大概都喜欢看的,这两天经常引用到它,他不是有一首诗:“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这个人生差不多修行的人,虽然他没有真的修行,道理都是差不多,诗人的境界。“生天成佛我何能”,他说我哪里做得到?“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这是苏曼殊一首名诗。所以,三界天,四禅定是中心。换句话说,我们要想修道学佛而得定,没有善行的加行还做不到的,这个心理上转不过来的。所以呀,四天王天的善行果报,同禅定禅天的果报不同在这里。

第三个问题,哦,是那个《禅海蠡测》有错,印错了,先有离生喜乐,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上次法程师也提出来过。那一本书上没有错,《禅海蠡测》有错,现在好像已经改过来了。这个等一下我们再讨论禅定方面同今天这两张表,希望随时都要带着的。

第四个问题:贪瞋等,为何称为思惑?贪嗔痴慢疑,都是称“惑”,这个“思”字与“见”的意义极相近的。哦,第四个问题就是问的,我们要注意:贪嗔痴慢疑,这个属于思惑。身见、邪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这属于见惑。那么现在提出的问题:贪嗔痴慢疑(就是心理的状况),为什么我们当年翻译佛经,古人把它翻成了思惑?思想这个思。那么现在问问题的这位先生(哎哟后面还有啊!哈,你提的本身啊),他说因为这个属于情感上的情惑,普通我们讲情感作用、情绪的作用,为什么古人翻成思惑?

这个是有道理的。我们晓得,现在站在佛法的立场,又是站在唯识法相宗的佛法立场,“想”与“思”是五遍行里头分析最清楚。八识里头都有五个遍行,第一是“作意”,作意拿现在如果假使我们把它翻译成“注意”可不可以呢?差不多。不过还没有“作意”的清楚,这个东西我们研究了很久。第一“作意”。

第二是“触”,接触外界的反应。譬如说我们现在头脑神经肉体对外界有反应,这个反应就是触。反应的东西是机械化的,不一定有思想。

“受”,有反应、有领受,这个受、感受,感受到气候的舒服不舒服,冷与暖,吃的东西好不好吃,已经较“触”要深一层,进到心理状况去。所以受也可以作两方面:生理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机械的反应),心理上会引起苦、乐,痛苦或者快感;忧、烦恼或者喜欢;爱与不爱,等等,所以是受的境界,心理状况。

“想”,我们现在讲一个“想”,就是我们能知觉的、能够思想的这个想,这个都是想,想的作用。

“思”呢?就是“念”,不一定在想,“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这是《中庸》的两句话。“不思而得”,不要去用心,像我们现在思想那么波动性地去想它。“不勉而中”,不勉强做到的,自然很清净,好像自己脑子在清净、极其宁静的状态,譬如禅定的状态,什么都知道,这个是思的境界。想与思。

好,我们所以呀,严格地讲,想是很粗的,第六意识分别、计度,这个是想的作用。思呢?做个比方,就是当我们早晨睡醒、刚刚睡醒脑子还没有起思想作用,眼睛还闭着,还没有起来,身体尤其是春天年轻人睡得,大家都年轻过来的,睡得慵慵然,都融化了,身体都懒得动,还想睡、睡得很甜,可是似乎醒了——那一点,接近于思的作用,不是想了。

那么这一点不能算是情感,不能说是情绪。这个情字,我们中文里头啊,所以就不同了,这要离开佛学的立场。所以佛学里头我们看到了,佛经的翻译众生称“有情”,这个情包括了不只贪嗔痴慢疑了,贪嗔痴慢疑有一个东西不在内——“爱”不在内。这个情啊,偏重于爱了,偏重于爱。爱这个东西也是念。所以譬如说你要爱一个人,爱到了极点,并没有那么下流,只是心理上放不下他(她),等于《西厢记》描写的文学,“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随时随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念。念到那个爱念到如此,那个是情。

那么在中国文化里这个情呢?我们很早,像佛学还没有进入以前,已经有了,《周礼》《礼记》上面,情与性两个分开,就是我们讲明心见性这个性,“性是心之体”,所以人性。“情是性之用”,起用。所以我常说,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特别要当心,譬如讲四书,大家都会,当然年轻人不一定大家都会。我们这个年龄,受这个教育出身,手心挨过打的,都要背的。所谓《中庸》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提到喜怒哀乐,没有提到七情,《礼记》上提到七情:喜、怒、哀、乐、悲、欢、欲,这是七情。所以中国文化后来讲七情,这算很早了。

六欲,是佛学进入以后的名词,可以说东汉以后才有“六欲”名词,所以联合起来叫“七情六欲”。《中庸》所讲的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解释,好像从唐宋以来,甚至说严重一点从汉朝以来,解释就是心理状况,是错误的!绝对的错误!

喜怒哀乐是“情”,不是心理状况。

譬如说,我们有时候碰到自己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大好的时候爱发脾气,但是我们的心理思想意识很清楚,告诉自己:“哎呀!何苦呢?这个事情发什么脾气,而且对他也不应该。”可是到那个时候受不了,那是情——喜、怒、哀、乐,那大半、大部分是生理问题。譬如说肝脏不好、肝气旺了、肝火大了,消化不良胃火旺了,脾气特别大;或者神经痛了,情绪不好——喜、怒、哀、乐。所以有人,这个身体不好的人情绪都好像一天的面孔是讨债的面孔,就像欠他多、还他少,青脸寡生的,看到人好像他在笑,实际上那个笑比哭都难看,因为他情绪不好、身体难受,那自然表现在外面会是这样。他的理性并不一定要自己这样。所以这个思不是情。

那么贪嗔痴慢何以作为思惑呢?那很严重了。贪嗔痴慢里头没有喜、怒、哀、乐哦!那属于有情众生的“情”里头。贪嗔痴慢,我们看到是心理状况,这个心理状况,所谓是“宿业”,意识这个心所境界,个人的前生带来的。有人生来就瞋心大、脾气大,譬如张献忠、譬如李闯、譬如某某人,以杀人为乐,这些比较有名。过去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将一天不杀个把人或者没有吃到人肉,睡不着,那是很多,**。像我们的过去在大陆上有些朋友也是这样,一带兵,看他那两天眼睛这么一瞪,发红了,说:哎,小心一点!下边人说他要枪毙人了。他莫名其妙的!觉得杀了别人就是一大快乐的、人都轻松了,那个样子。这个各人业力。这种业力,属于心念心意识的“思”的那个问题,念的问题。

为什么翻译成“思”呢?贪嗔痴慢非常难断。我们看看哦,你对两张表,这个思惑、见思惑,到了三界的色界里头,你看看、查一查看,思惑还有多少?还有七个。只是他的程度轻重的问题。贪嗔痴慢疑都还存在的。例如说得无想定生无想天的人,这个意识都不去思想,有没有贪嗔痴慢?一样在呀!所谓贪,不是贪钱、也不是贪名,贪这一个无想禅定的境界不肯出定,而且见解上因这个贪念引起见地上的错误,见地上错误是什么?见取见、边见都有,他认为这个是道,所以这个是思的境界——贪。你说瞋不瞋呢?无想定的人很瞋啊!他所有的念头,真到无想定那真是可以做到无情哦,不是太上忘情,是无情。任何感情动的时候他马上把它灭掉,不想了,那是重瞋才做到的,能断一切,这是瞋的一种作用哦,瞋的心理作用。迷恋在无想境界以为是究竟——当然是痴啊!而且认为自己得道了——是慢哦!有没有疑呢?他有疑啊!说假定有一个善知识告诉他:你现在修的无想定这个不是的,你丢掉!他不敢信——他疑呀!统统具在的。所以这个叫做思惑。

每一个禅定天里头的,见思惑是很微细很难查出来。所以这一点我们修道所以最近特别注重叫大家注意这个,看到老朋友们学佛打坐很多年的、修持很多年,修密宗、修禅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是老实讲,自己的心理状况、见思惑上好好要检查。如果见思惑一点没有动摇,你那个静坐定的功夫是白学的,结果是绝无用处。只有他生来世,人中再来,人中的福报好一点,人中的慧力聪明一点。世智、人中的慧、人道中的慧,就是四个字了,叫做“世智辩聪”,世间的学问智慧高;辩,嘴巴会讲文字、笔下会写、聪明,如此而已。就是人道中的智慧高一点。

但是我们晓得在打坐禅定的境界里,贪嗔痴慢疑微细的惑一点都没有去掉。所以在《楞严经》阿难赞叹佛的那个偈子,就是我们庙子里早晚作功课都唱的、都念的:“令我更除微细惑”,就是见思惑这个惑。微细惑,我们粗惑都检查不出来,不管你打坐、定,念佛也好、修密也好、什么也好,都重得很,见思惑一点都没有检查出来。那么你说那个定的境界我有没有呢?有一点,那个我刚才说的,我今天正要开始继续上次讲的,现在先答复问题。

第五个,三界结使同为结使。所以我刚才讲过,譬如色界天应该无瞋,我说他有瞋,因为这个结使拿大乘的思想看,瞋心都在。这是第五个问题,你问:三界中间这个结使,都是见、思二惑所生,唯一的差别就是色界、无色界少一个瞋念。都是叫做结使,就是轻重厚薄的分别。所以佛经讲我们修持修行,先到“薄地”,所以有个薄地;薄了以后,“软地”。我们这个心理心性刚强,自己很难以调伏。先有薄,薄了、轻了。譬如我们脾气大,慢慢地修持,转轻了、变薄了。所以一下子大脾气转过来大慈悲,恐怕不可能吧!呵,只能是轻一点、薄一点、好一点,现在的脾气好一点了。由轻由薄慢慢变成淡,结使慢慢地轻,差别在这里。

色界的四禅天“舍念清净”是否只是压伏、压制?也只是压下去,是伏断。这个伏断还拿小乘的修持来讲的,小乘是“断惑证真”,这是小乘的境界。所以比断的功力还轻一点就是“伏”,压下去。都非究竟的。譬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修道学佛的人,性情是好得多,比一般好得多。有没有呢?心理上都是硬压,宗教心理把自己压着在那里。实际上啊,有时候,你不相信拿个心理测验试验他一下,凡是宗教家、学问好、哲学家,脾气比谁都大,贪嗔痴慢发起来比谁都厉害。乃至我们信佛的看那个行为不对、没有道德的,哎呀,那恨极了,实际上比普通人都不如啊。一个信宗教的人看到不同一个宗教信仰就是仇人。很严重!

所以断惑证真,断与伏是小乘的说法,尚非究竟,这个再说。

第六个,灭尽定是无心,是否无分别?及无心无想定之无心如何区别?

师答:这个上次我们讲过。灭尽定无心,现在照教理来答,很简单:断尽一切结使。断尽、净尽一切结使。无想天的无心,许多是断灭、压制。

第七个问题:书里头讲各识皆有转识,转识的转是否识的行转?

师答:对呀!识的行转,识的智也转,理转了,理同智相合的哦。

第八,色界灭心成色,色界天中人,没有我们普通的心理作用;但是“成色”,光色,色界天的天人不是这个肉体,有光,当然不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光,我们地球上的光是一种哦。太空里头黑的,黑也是光啊!太空现在发现的黑洞,黑洞也是光啊,黑光啊!色界天是哪一种光色,果报不同。那么色界天的天人是色界身、是光色之身,所以“灭心成色”。无色界是“灭色”——连光都没有;“成心”——没得形像了。

接上问:“其所成者生于色界,所灭之心是异是同?”

师答:身体是一个啊,身体只有一个,但心所作用不同。

第九问:“八十一品都是思惑,上下,上上至下下。……”[断录]

“……断见惑容易,(还是)断思惑容易?”

师答:同等难!同等难!不过呢,拿大乘道的说法,见惑比思惑还难。所以你看声闻缘觉就是见地上的偏差,所谓见地。因此大乘尤其是禅宗首先重见地,不重功行、不重你功夫,因为见地到了,功夫一定到。

第十一问:“灭尽定为阿罗汉果,见思惑该断尽,在断惑证真栏内须陀洹果注明已断见惑,为何三界九地呈列八十八结使?”

师答:这个就是轻重的差别!还有,“灭尽定为阿罗汉果(小乘阿罗汉果)——有余依涅槃,得灭尽定,转入有余依涅槃。”

所以涅槃分两种:大乘菩萨成佛,才“无余依涅槃”。那么“余依”两个字,剩余下来的余、多余的余,依傍的依。什么是他的余依?还有余习(剩余的习气)很难割断;就是“藕断丝连”,就有这样的味道。譬如大乘经典描写:迦叶尊者(当然大阿罗汉,还是大祖师呢)多生累劫喜欢音乐,所以他在入定的时候,紧那罗(就是虚空中的音乐神)放了最高的音乐、最美的音乐、天人的音乐供养佛的时候,他老哥子坐在那里还打起拍子来,还摇起来呢,呵!那么,他动念没有?没有动念。——余习未断。所以《维摩诘经》所谓讲天女散花的时候,一班五百大阿罗汉坐在那里,这个花一掉下来到身上就沾住了,满身都是花。菩萨的身上,花一掉下来不要抖的,自然都掉在地上了,沾不住的。那么这个道理呢?所以大家就问这个道理了,那么,文殊菩萨就答复:阿罗汉余习未断,天花著身。所以有一位刘鹗的诗作得很好:“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黏满护身云。”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叫余习未断——有余依。所以灭尽定有这个差别,灭尽定不是有余依,还不是有余依涅槃,还要进一层;有余依涅槃到了,还不是大菩萨、佛的涅槃的道理。

现在大概这个问题简单明了答了,研究唯识问题会多得很啊!不过我保险研究唯识很多人都没有问题,哈!因为对唯识本身已经是钻不进去在那里,所以问题在哪里还找不出来。

上次讲到四禅八定这个禅定,我们注意噢,《成唯识论》上有,也讲过的,不管是哪一种定,就是无想定同灭尽定、无想天,这两个部分他讲得很清楚,我请大家特别注意八个字:身得安和——“令身安和”。所以得到无想定同灭尽定,都会令身安和。那么唯识《成唯识论》现在只讲心意识的状况来讲、由这个入手,没有明白地讲到身的部分。因为给大家也报告过,身是属于色法。色法这一切等等,是心意识的相分,不是见分。我们这个心意识又分四分:相分、见分、证分、自证分。那么有人又把名词、有一种翻译的,同样的意思四个,也叫做: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不过多加一个字,实际上一样的,这个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晓得,我们的所有心理状况、思想心理状况这个变化就是心意识的相分,山河大地乃至我们的肉体四大也都是识变的相分——相。见分,这一切的现象,包括心法与色法,心所的所起的心法与色法都是心意识的相分。这各种现象起……

唯识与中观(全文·目录)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四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藏密真言·心咒密咒|←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藏密坛城·曼茶罗|←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嘎乌盒·吊坠小唐卡|←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寄卖|←画师唐卡直卖的唐卡可参考这里

|佛像总集·佛像绘制参考|←此处图册可供参考学习

|古代唐卡图册|←古代唐卡藏品复制定制可参考这里

|各类经文咒文及书籍索引|←经文咒文书籍查询点这

|唐卡文献资料索引|←唐卡文献资料查询点这

|唐卡造型资料索引|←唐卡造型形象资料查询点这

|沃唐卡分仓索引|←根据“沃唐卡”前3位编码查询点这

|唐卡线稿图册|←唐卡定制的白描线稿可参考这里

|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可参考这里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

(0)
上一篇 2023-02-06 13:48
下一篇 2023-02-06 13:49

相关推荐

唐卡预定·唐卡定制·唐卡设计·唐卡艺术品投资可联系微信(wechat)号:MasterQ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