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九)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九)

|“沃唐卡”官网全站导航|

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已结缘·可参考定制|←此处唐卡可参考后定制

|待结缘·可恭请唐卡|←此处唐卡可恭请结缘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原文:“若体是多便有品类。应如色等。非实无为。虚空又应非遍容受。余部所执离心心所实有无为。准前应破。又诸无为。许无因果故。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现在正在讲无为法。所谓有为法,一切万有现象、形而下的一切皆属于有为。无为法就是道。那么讲无为,有五种无为法,上次提到过。现在正讲到虚空无为,四十二页最后一行。

“若体是多,便有品类,应如色等,非实无为。”就是空的体,因为我们讲无为大家不大习惯,所以讲到佛法的空比较习惯。实际上,我们所说佛法证到的空,空是五种无为的一种,叫虚空无为,无为是一个名词,道体的名词。无为的道体如果是多元的话,“便有品类”,应该同万有现象一样,分等级分品类的,譬如说植物、矿物。空,是哪一种空?“应如色等”,同物质、色法一样,就分等类了。“非实无为”,这样讲起来,不是真正的空了,不是真正的道体了。

再说,“虚空又应非遍容受。”那么,所谓这个虚空啊,就不应该是包容万象,因为它同万象一样自己就有现象,有分类的。

“余部所执,离心心所实有无为,准前应破。”其他的,佛过世以后,小乘的乃至大乘的各宗各派,他们所***的错误和执着;“离心心所”,离开了心的体,第一个心是指心的体;心所,就是心理、思想、分别等等的现状。他说离开心与心所以外,实在有一个无为的道体,这些观念一切都是错误。“准前应破”,道理同前面所讲过的标准一样,统统不成立的。

“又诸无为,许无因果故。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再说,一切法的无为,我们修道学佛,最后的成果就是证得无为,无为是道体。一切无为到了空了,空了还有没有因果存在呢?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所谓空,因果不空。何以因果不空呢?因果既然不空,那道体不应该叫空,这是个非常严重的,很严重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有富于逻辑思想的哲学大问题就来了。

佛法一切谈空,并不是拨无因果。如果拨无因果,那是顽空,错了,不是真正无为。这个问题,曾经几十年前,那个时候还在大后方在成都,在一个大庙子上我们辩论过,后来很多出家、在家的就提出这个严重的问题。有人最后问我:“假使悟道,彻底悟道大彻大悟证到空了,有没有因果?”当然有。“既然空了为什么还有因果?”因为空是因啊,清净涅槃是果,本身它就具备了因果。所以空不是拨无因果的。

这里也讲“又诸无为,许无因果”,那是错误的,偏差的观念。认为证得空了,因果也空了;好像只要得了道,我也不要受报应了,一切都解脱了,谁也管不到我了,我不来就不来了——没有这回事。这个佛法的基础,所以我常告诉年轻的同学们,学佛并不要太高远,不要觉得佛法很高、很深。基本只有几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佛教,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统统概括完了。

佛法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界天人的关系上,这是基础。连这个基础都没有搞好,一天在那里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什么五阴、十八界,都是空话。那叫做老鼠搬家,搬来搬去都是这些。所以我们看佛学普通的文章,翻过来是这些,翻过去又是这些,十二因缘了、十八界了、六根六尘了、梦幻空花了,就在那里翻翻滚滚。基本啊,我相信我们如果来个考试,就把三界天人、每一层天的关系,就是这个宇宙关系,宇宙当中地球以外另外的生命与我们的关系都搞不清楚;三界里头的天名都背不来、都记不住,它的界别,欲界、色界、无色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分类;同我们修持,譬如大家在打坐、证道,它的层次、程度有什么关系?都分辨不清楚,这个佛法基础没有。

而且真正的佛法基础就是这四句话,翻开佛经的戒律上,几乎每一本戒律里头重要的地方离不开这个偈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一切佛的教化,基本上就是这样,四个字:自净其意。

这里提到,一切无为如果认为,“许”,自己认可了,得了空,或者没有因果了。你看连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还要受果报。他在说法的时候地下冒出来一根刺,他把脚拿开,再长;后来用神通跳出去了,这个刺长得跟着他的脚底心;他结果笑一下,把脚踏下去,这个脚就刺穿了流血了。多生累劫以前,他跟他宗族的人,家人、一家人,做了一件杀生的事,受了那么多劫的报应,现在是最后一次,非要见血不可;因此他把自己的脚痛快地踏下去给它戳穿,流了血,这个刺也没有了,果报完了。所以叫做定业不可逃,因果是最重要的问题。他说假使其中没有因果,“应如兔角”,兔子头上没有角。那我们也用不着学佛了,那个坏人坏到了极点的时候,他也是空啊,他什么都不信,一切空的啊,等于兔子的角。那么,“非异心等有”,这种观念同我们真正的佛法一切唯心的这个道理,“异心”,不与唯心的道理相同;那么认为得道有一个道果的,这个就错误了。

“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但是,话又转回来,一切佛经都讲如虚空啊。譬如我们大家念《金刚经》,就是讲个空啊,证得了道同虚空一样,所以得了道后就同虚空一样。我们现在先要认识虚空这个名称,虚空不是我们科学上物理世界那个太空。太空同我们头上、眼睛前面的这个虚空,那是有东西,这个里头有空气,也有灰尘有很多东西,这是讲物理世界的虚空。佛法讲的虚空不是我们这个虚空,也不是站在山顶上抬头看无边无际非常辽阔,或者在太空舱里头看外太空,也不是那个虚空。太空舱里所看的外太空,还是物理世界的虚空,并不是佛法所讲的虚空。佛法所讲的虚空我们要如何证到,他现在提出来了,“契经说”,每个经典上提到;“有虚空等诸无为法”,得了道,证得了无为之果一念不生处,万缘放下、空了的时候证得无为道,经典上是那么讲。那么讲,什么理由呢?“略有二种”,两种理由。

这里我们大家同学们特别注意,讲究修持,如何证得空。“一、依识变,假施设有。”

他说虚空啊,现在在理论上给我们分析,所以修行证道特别要注意。第一种是意识观念,自己心理的观念,演变出来虚空的一个理想,一个虚空的境界。注意啊,在自己心理上,意识的观念演变出来虚空的理论、理想,有虚空的境界。“假施设有”,这是假设的。

我们有时候有些人修道打坐到了某一种境界,自己觉得已经身体也没有感觉了,完全化成虚空了。这个空的境界,好像很了不起——没有脱离第六意识的范围,还是心理状况。那么拿我们现在的学术的观念,这种空的境界还是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一个状况,是一种意识形态造成的。那么,拿佛法唯识古文来说是识变的,意识所演变出来的,假的境界,非真虚空。

“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这个注意了,诸位很多都在学打坐,不管你修净土、禅宗、密宗,或者修止观,大家马上随时会碰上的。他说这种所谓虚空的境界哪里来?“谓”,那是讲,“曾闻说虚空等名”,因为自己研究佛学,曾经或者听说过佛法最后证到空,证到如虚空一样,这个观念,意识、下意识就吸收了;吸收了以后,把这个观念下意识地就存在心里头了。“虚空等名”,有这种名相的观念。我们现在叫下意识,下意识是第六意识的背面,还不是第八阿赖耶识。严格地讲,我们听过一个名称,第八阿赖耶识里头就有。由这个名称,跟着引发了第六意识思想的分别,“随分别有”,跟着第六意识分别心的观念,觉得有一个虚空的境界,所以“随分别有虚空等相”。

因平常已经听进来了,要证得空,证得什么空啊?如虚空。譬如我们晓得,修道,在中国道家的道,修道家的人很明显的,倒很切实讲了几步功夫:“炼精化气”是第一步;那么真做到了修到了这一步,第二步“炼气化神”,这是第二步;第三步,“炼神还虚”,到了虚空境界了,这个肉体也化了,身心两方面。到家没有?还没有,最后要“粉碎虚空”,虚空都要打破了。你说“已经虚空了”,虚空还要打破。这是中国传统道家正统的修持,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还不能说它不对,应该讲蛮对的。也等于唯识中佛所说的,虚空都不能存在,意识中间有虚空的境界还不行,所以“粉碎虚空”。粉碎虚空的情况、境界他也说了,那么下面是补充注解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到这个境界,才算是修道证得空相。譬如我们念《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必须要到达“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才是证得诸法空相。

虽然如此,纵然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他说一般人所证的“诸法空相”,还是由于下意识这个观念,引发了第六意识思想分别等等,产生虚空相。这个相字是讲有一个虚空的境界。那么,因为我们学佛修道,首先进入我们的观念里头,就晓得最后要证到空。尽管你没有去求空,这个空的境界已经深深牢牢地在你的意识里头了。所以“数习力故”,数就是平常、常常、随时被这个观念加上,次数很多。习,什么习?串习,串习力故,就是习气,一串一串连到的。我们觉得没有去想它,可是下意识有个念佛珠一样一串就串在那里,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的,这个观念始终没有断过。所以数习的力故,心理的这种作用,心理的力量。

“心等生时”,因此引发了我们自己的本心碰到某一种情况,觉得:“哎呦,我空了!”这个心的观念一来,“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注意这个“似”。好像感觉起来相似于虚空,觉得我已经空了:这一下我得到空了!或者小小心里头意识境界有一点清净,觉得我这一下好定哦,好清净!都是假影。就是《楞严经》所谓“法尘分别影事”,第六意识上面的阴影,是分别心“法尘分别影事”,心理意识的另外一种投影而已。并没有真清净,并没有证虚空。总而言之,这个肉体的骨架子身心在这里没有化,你所有的空都是法尘。依《楞严经》的观念(不讲唯识),都是“法尘分别的影事”,投影。等于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看到银幕上一个蓝天的虚空,一看:“啊,好伟大,好美!”实际上,电视机只有那么大,这个虚空是影像,是个投影,不是真的虚空。可是虽然是个影子,有时候也使我们着迷,也会被这个影子所欺骗住。所以我们修道、证空也是这个样子,“似虚空等无为相现”。

“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他说等到意识境界现出来虚空这个境界以后,“此所现相”,相就是这个境界。这种境界在我们意识的心理状态一呈现了之后,“前后相似”,这四个字这一句话可以说有两方面的意思:一种就是说,我们自己以前开始学佛的时候,听到过虚空这个名字,也听到过最后必须要证得虚空,前面所听到的;现在自己修持证到这个境界,相似,一看:哎,差不多,我已经证到空了。“前后相似”,这是一个意义。

“前后相似”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说你修证修持到这里,刚刚在意识境界呈现了虚空的状态,连续地都在这个空的境界,前念、后念。所谓前念、后念,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之间,前后念,都在这个空的境界里头。“无有变易”,在这个时候,自己的观念上觉得:我已经修证到,证果了,证到空的境界的果位了。这个里头,空,再也不会动了;所谓不动,没有变去。“假说为常。”因此,一个见地最后错误的观念,认为无为虚空就是道果——增上道体,所以就认为自己已经证得了真常唯心,觉得我已经明心见性,得到了空境,不动的心;再不受轮回,不受生死了。认为道是常的,永恒存在的。所以,在佛学的理论上,真常唯心论是一种外道的见解。那么,也等于小乘的极果,证到罗汉的境界,在空的境界里头认为自己是究竟的,实际上一点都不究竟。罗汉的境界所证到的空,是有余依涅槃,并非无余依涅槃。

现在这一段我们必须要注意,尤其诸位讲究修持的同学们,必须牢牢记到,搞清楚,认清楚这个观点。

让我们自己再倒转来,增加自己的注意,念一道:“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我们假使把这一本经典照现在的书本来排列,排列到这里就是一行,下面打一个大问号做标记。“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他说你讲不对,但是佛经上是那么讲的啊。那么现在答案:这个虚空“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都是你意识状态观念所形成的,是假设的,认为有一个空的境界。刚才我们所讲的下面的说明就是说这一个,两种里头第一种,虚空。

第二种呢?“二、依法性假施设有。”依识变的虚空,还是我们没有证道、没有大彻大悟,一般人心理意识状态所构成的虚空。第二种虚空呢,法性,诸法自性,也可以说是无为道体。一切万有的生命的那个根本来源,那个诸法自性,譬如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如果以唯识的道理,我们大家应该了解了。所谓明心,不过是解脱了、无分别了,平常一念不生、万缘不起,不过是意识状况无分别念,无分别、无妄想,呈现了意识状况清净面的一个现量境界,这是明心。见性,就要把第八阿赖耶识彻底地翻转,变成大光明、大圆镜智。这个时候,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光明面恢复了,呈现了,证入诸佛的法性之流,一切佛法的真性。所以第二种虚空,依一切成就、本来清净无为的法性来讲,“假施设有”,也是在逻辑上、思想上建立一个有,证到空的境界。

“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这个虚空是真实的了,证道的虚空,所谓明心见性了。这个时候,什么叫明心见性啊?下面有几句重要话。普通一般人现在喜欢讲禅学、禅宗,什么是禅宗?禅宗所谓悟道,就要悟到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呢?“谓空无我所”,第一点,证到了空了。空以后,没有我相,以及我所起的我的心理状态、思想妄念、分别意识没有了。心所,各种心理情况;我所,感觉到有一个身体坐在这里,有我的感觉——都没有了,“谓空无我所。”一切感觉、知觉完全清净了,安详了,安隐到了极点,所以如如不动。在这个境界里头“显真如”,呈现了,这个道体的名称叫真如,真如也叫真如自性。

真如,注意啊,这个真如我平常已经讲过很多了,等一下在《成唯识论》的下几行又会提出来。他说这个时候证得了真如,什么是真如的境界、得道的境界?“有无俱非”,你说我得了一个道了,有一个境界——错了,不是道。[录音中断]……你拿什么成道啊?对不对?拿逻辑上两面给你一辩论,就站不住了。所以,真得道的境界,你说它是空,不对;说它是有,也不对。“有无俱非”,两面都不是。

“心言路绝”,一切心空掉了,心所跟能,能起、能动念、能动心,乃至心理身心都没有了。所以古人说,像禅宗的一位大居士也是祖师辈的,他说的话:“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就是这个道理,一念不生了。“有无俱非,心言路绝”,这八个字,就是禅宗所标榜的证道的境界。这八个字非常重要,是真如境界,“有无俱非,心言路绝。”

那么,在禅宗的祖师们,同样的句子,不同的用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时候无话可讲。所以佛也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言语道断”,自然没有,用不着空,自然就空了。“心行处灭”,一切的心,一切心理作用,乃至一切身心方面本能活动的行阴,在五阴里头的行阴都停掉了。譬如我们打坐在这里,心里尽管不思想,身上的血液还在流行,毛细孔的呼吸还在呼吸,这个道理都是行阴所管的。虽然你空掉了思想的想阴,行阴空不掉。所谓行阴是本能的活动。譬如这个太阳,它由东边下来,到西边一路地转下去,行阴就是运转、运动。这个宇宙物理的法则,自然地运动,不是你想它停就停得了的——停不了的。所以属于心不相应行法里头的。可是真到了证道的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行阴也停止了,“心行处灭”,这才叫悟道。

所以大家现在研究禅宗,光是说“梅花开了”、“流水过去了”这就是禅,那是夏天的蝉,知了叫,那叫做蝉。再不然是上馆子的馋,素馆子菜香,荤馆子的菜有味道,那个口馋。真正的禅,你讲死了都没有用,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禅。必须要修证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等于说,《成唯识论》所讲的,“有无俱非,心言路绝”。

“与一切法非一异等。”这个时候,你说我得了道成佛了,是佛法。不是佛,也不是佛的境界。自己认为我现在得了道证果了、成佛了,那已经成魔了。到了这个时候佛也没有,无所谓佛,无所谓魔;无所谓是凡夫,也无所谓是圣人。“非一”,不是一个;“非异”,也不是两样。换句话说,真正得道的人,佛是什么?佛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佛。不过禅宗的祖师取一个名字非常有意思,成了佛大彻大悟得道的人,是不是同我们一样?要不要吃饭呢?要不要大小便?都要。也要刷牙齿,也要洗脸,冷起来也要开开冷气机,是凉快一点;都一样,可是有个绝对不一样,所以“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他的心理作为同普通人所作所为一样,但绝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了解的。那么禅宗祖师还有个名词,这个样子叫做什么呢?“无事的凡夫”。一个人做凡夫就是普通人,做到心中无事,这太难了。就在世间法里头,已经出世了。不管是有家、无家,已经出家了。所以,像古人的所说:“无家便是出家僧。”这个身体没有家的观念了,无家就是出家的僧,就是出家的和尚了。做到这个境界,所谓禅宗讲无事凡夫了。“无家便是出家僧。”对呀,你们年轻还没有结婚的,都可以拿这一句话刻个图章做招牌了:“无家便是出家僧。”结婚那一天把图章交过来给我,给你保管起来。(一笑)

所以说,得了道,“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那么,与一切法非一非异呢,我们看到一般人,不管在家出家,研究唯识的拼命骂其它的宗派,尤其是骂喜欢研究《楞严经》的:那都是伪经、假的,只有唯识是真的。又骂来骂去,非常笑话的事。其实呢,如果拿《成唯识论》所讲佛法的这个道理,与一切法非一非异;“等”,平等,一样。

用文学境界最好的解释是什么呢?经典上有,《楞严经》就有,《楞严经》怎么说这个道理呢?“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八个字。那么文学的境界变成成唯识论。悟了道的人,好像万缘放下,一切不相干。但是,你说跳出红尘,跳到那里去啊?跳到青尘里去、白尘里去啊?就是红尘就是出世了,没有世间出世间的差别,也非空、非有的差别,所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同《成唯识论》所谓讲“与一切法,非一(非)异等”。文字句子用得不同,所讲的道理都很彻底,是一样的。所以你真通了以后,一切佛经都可以融汇贯通了。

好,现在首先提出来,我们不要忘记了现在在讲什么,就是对于道的虚空,所谓无为之道,有两种分析:一种是意识境界,不是真实的;一种是所谓真正的真如之道,得到空的境界那种情况,这是真如之法。我们讲真如法,另外大家研究佛学的同学要知道,你们大家因为学净土,净土三经一论,有些人又把它加一加变成五经一论,加上《心经》,《般若心经》也加上了;把《楞严经》里头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也加上,变成五经了。一论,净土宗一部重要的论,就是马鸣菩萨作的《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就把心,不像唯识分成八个体系来讲,所谓唯识法相、八识;《大乘起信论》是分两路来说明这个心的体、道的体:妄想与真如两门,所谓妄想门、真如门。所以证得真如就是道体,妄想灭了,真如就得到了,就那么简单。可是《大乘起信论》并不简单,学一切大乘佛法也非研究不可。

现在我们正讲到真如。“是法真理,故名法性。”证到真正的无为才是得道了,证得真正的理了。这个真理的观念不是我们普通学哲学所讲的一个名词叫真理;证到真如的,要用中国文字来解释,解释也解释不了。勉强解释,如果用古文的笔法来写:“证到真如的实际理地”,应该这样写吧。这个“的”字写成白话文把它换一换,换成“之”:证到真如之实际理地。那么用古文写,这个到字就不要了:证真如之实际理地。那么什么叫实际理地呢?又不懂了。那么我们引用禅宗大师、祖师沩山禅师的话:“实际理地不著一尘。”就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的,一点念头都不能有,一点境界、一点……。“实际理地不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悟了道的人入世不入世呢?照样要来入世度众生,要修六度万行,什么六度万行呢?两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换句话只有一句话,什么是诸佛菩萨的万行啊?只有一句话:“众善奉行。”那么,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怎么不舍一法?因为众善奉行。一点小善都不放弃在做,大善更要做。

那么,这个所谓讲理地。这个理,不是逻辑理论学的理,也不是我们普通观念的所谓理性、理念这些名称的境界。所以我们读书,看这本经到这里:“是法真理”,不要随便看过去,这个真如的实际理地,“故名法性”。证到了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呢?“实际理地不著一尘。”“一念不生全体现。”这个时候就叫做法性,证入佛法的所谓明心见性,法性之流。拿我们现在讲是入港了,拿打球来说是上垒了,你学法学佛学得上垒了,这个球打的差不多了。

好了,现在有五点要注意,这个法性之流有五点提出来,要特别注意。所以见到道,怎么样叫悟道呢?空了。“离诸障碍,故名虚空。”这个时候,证得真如之道,无一切障碍。譬如我们大家学佛,早晚常常都念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加上题目有二百六十几个字,“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们念《心经》:“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障碍,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怎么样能够离开一切障碍?譬如大家在这里打坐,最近有些同学在禅堂里练习静坐,你这个静坐在这里有没有障碍?有障碍。毛巾擦汗,汗就是个障碍;两腿发麻,障碍;腰酸背痛,障碍;思想不断,障碍;冷气吹来,障碍;电风不够,障碍……到处都是障碍。人生感情的障碍、儿女的障碍、父母的障碍,社会、国家、天下大事处处障碍。人要做到无障碍故,那怎么做到?那就成佛了,解脱了。所以障碍,障就是这样把你挡住了,看不见,就是障;碍就是妨碍,过不去,就是碍,就叫障碍。

所以现在有许多人在国外在美国喜欢去吹禅学。吹可以啊,反正天下文章一大吹,你吹得来,反正气出去、饭进来,有饭吃。我也常常告诉同学;“老师啊,讲讲禅。”我说好啊,你们出去讲啊。吹得出去,面包吹进来,你就对了。至于道啊,不谈;真正的道不是吹的。你有没有做到脱离障碍?“离诸障碍,故名虚空”,身心障碍都没有。所以一念不生,万缘放下。这是形容词啊,还有障碍。你此身坐在这里,还是觉得坐这里,所以要空空不掉。我们常常年轻时候说:“我现在蛮空的。对面那个山里头,那个阿里山的中心有些什么?我就想钻进去看看,我就把阿里山空不掉。”就有障碍,不算数,怎么叫离诸障碍?所以离开一切无障碍,真正成佛,这才证到虚空,这是第一点。(引磬响。)现在我们有障碍,引磬一响,只好休息。

我们现在要记到,讲无为法证道的时候,有两种,再啰嗦一点,希望诸位记住。第一种,意识所变的虚空,假象;第二种,入法性之流,真实接近证道。那么这个里头又分析,证道了,“离诸障碍,故名虚空”。刚才有位同学匆匆地跑来,好像我刚才讲《心经》啊,无挂碍故、无障碍故;障碍、挂碍一样的,这是中文字,两个通用,读音不同,意义完全一样。所以“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第一点。

“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那么,我们晓得无为法分五种:第一种虚空无为,第二种择灭无为。怎么叫择灭无为?“由简择力”。简,我们大家学白话教育入手的,只晓得这个简代表简单的简;如果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认得中国字,简有选的意思、选择的意思。这个简同这个拣意义相同,字两样,也有选择的意思。譬如我们买菜,选一个青菜,拣这个青菜,好的才买,就是提手旁这个拣。古文用也可以写这个简,所以简有选择的意思。简也就是择的意思,那为什么一定要加一个字“简择”呢?简同时有选择的意思、有分类的意思,很简单地把它归纳起来,选最好的。所以我们用功夫也有简择力,譬如我们打坐、修定或者是念佛,就晓得自己:“哎呀,这个是妄想,我现在念佛比较清净了。”这个作用就是你的简择力,简择的关系,拿佛学来讲。拿我们普通心理学来讲,就是说我们这个思想起来,自己意识另外有个理念的作用,这个在心理学过去的名词叫做监察意识。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要想吃这个东西,但是我们另外有个观念:哎呀,我恐怕血压高啊,吃了恐怕血压高,太补了,不能吃啦;可是我们又想吃。这个意识啊,有贪欲的作用;但是它有简择的功能。

所以修道也一样,我们由于简择的力量,心的力量,“灭诸杂染”。所以一切妄念杂想一来,我们晓得:这是贪瞋痴的贪,把它空掉,不能要这个妄念,这一点属于不好的心理。譬如你打坐坐得好好的,忽然想到:我不如去吃一碗牛肉面。功夫大概特别好,一想:哎呀,不对,我吃素的,阿弥陀佛!糟糕!这个就是简择力,“由简择力,灭诸杂染。”譬如说那个杂想,你想吃牛肉、牛肉面的这个杂想,这是染污心,并不是说牛肉面一定不能吃哦。如果我坐得好好的,忽然想到吃豆腐,或者我吃了豆腐就得道了;这一念也是杂染,心理上的染污,就是有一念就不能空嘛。所以“灭诸杂染”贪瞋痴慢见思惑的杂乱,灭除了心里一切的染污。不但是恶法贪瞋痴慢疑恶念是染污;到证道的时候,善念也是染污。假定说这个时候快要证道,证到大彻大悟**空境:哎呀,不行,我每天上午念一千声佛,今天上午只念了五百,我看我下来再念五百声凑一千,快要成道了——到这个时候,这一善念也是染污,都不能有。因此禅宗祖师赵州和尚所以说:在禅堂里你念一声佛,罚你挑水给我洗三天禅堂!你把我念脏了!这个道理。所以学净土的人认为禅宗祖师们反对念佛,完全搞错了!不是反对念佛。

到了这个成就的境界的时候,恶念是丝毫不能起,善念一毫也不能存在。有存在,已经是“实际理地已着一尘”,一点灰尘粘上了。所以佛经经上说,譬如我们的眼睛,灰尘不能粘进去一点,粘上进去眼睛就痛了,迷住了。但是你把珍珠粉或者黄金米碾成最细的粉,很名贵的东西粘进去,对不对呢?也是不对,眼睛也瞎了。所以自性见道的时候,恶念不能有,善法也不能有,一切善法到此也是杂念、杂染。所以“灭诸杂染”。

“究竟证会”,彻底地、非常究竟证到了,证到真如境界,空的境界。“会”,难办了,什么叫会?等于我们现在要开电视、要开电灯,插头一下插对了。我常常说:“哎,你这个插头插对了。”突然的。所以顿悟一来,像电插头一样的,突然对了,一点不用力;手摸到一个开关一样,不用力,它亮了,就是“证会”。所以古人说:“心与神冥,意与境会。”意念不起了,那个空的境界来了。这个样子,古人用八个字、中文就形容它。这个时候才是究竟证会,那么到这个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刚才我们提的:“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了。这种境界所达到的,叫做择灭无为。换句话说,什么是择灭无为呢?现在我们再给它下个注解:渐修来的。从渐修一点一点观察清楚,一步一步功夫修证到的,这属于择灭无为,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非择灭无为。“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非择灭。”这个就是相同于一般古代唐宋以来禅宗禅师们的悟道。但是,我们可以先下个定义,这种悟道的境界还只能算是如来禅,还不是祖师禅。所以你们有同学,有一天我看你们写一篇论文给我看,还是日记里头?我忘记了。有位同学提出如来禅、祖师禅的问题,这个就是如来禅的道理。如来禅,譬如《楞严经》上所讲的:自性虚空能够包括了一切山河大地,不需要用功;也并不是不用功,自然就到达了。所以本经也说,不是由于简择的心力,自性本来清净,本空;不要我去空它,已经到达空的境界了,就是非择灭无为。

还有呢,自性本空,既然晓得自性本空,你不要去空它了。我们现在修行上座,或者要空,都是我们去空它啊。上坐闭起眼睛煞有介事,两个手啊,有些打坐把这个指头撑的都发紫了,血液不流通。很用功啊,看他那个样子求一个空——连择灭无为都谈不上,都在妄想境界。既然自心本空、本净,不是你去空它的啊!如果你去空它,造出一个空的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心。自性本空,你很放心嘛,何必空它呢?它来空你的!譬如你们在座的最年轻二十几岁,你妈妈生下来,当你懂事的第一天,会讲第一句话:“妈!”会叫的那一念,到现在根本都没有了;你不要去空它,它也不停留,如行云流水早过去了。何以故呢?自性本空。空不是你去空它,换句话它也空你;它既然来空你,你何必用力呢?自性本空。

或者,“缘阙所显。”有些自性本空呢,你看禅宗有些祖师们靠因缘法而悟道。譬如说,有名的有一位比丘尼,因为她是比丘尼,依我的看法,(你们不要听我胡讲乱说,)因为是比丘尼,大概名字都给人家遗失了,究竟这位比丘尼叫什么法名?不过她这样得道的人,也不想求名。有名的一首诗,是她悟道以后作的:“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比丘尼,尼就是女,尼跟女同音的,就是女比丘、女和尚,当然我们普通话叫尼姑。古代这位高僧,到这个境界就没有男女相了,菩萨境界。“竟日寻春不见春”,参禅用功几十年,还在找那个春,形容那个境界。“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像这种悟道,就是“缘阙”。

譬如,有一位祖师看到桃花而悟道,用功参禅,学道学了几十年,打坐用功,悟不出来。忽然春天到了,看到桃花开了,抬头一看桃花,悟道了。像我们的总老师释迦牟尼佛,你看十二年用功不能证得菩提,最后,菩提树下第七天早晨坐在那里,“睹明星而悟道”,抬头一看,天上那个明星(不是月亮),东方一颗大星。天快要亮的时候,将亮未亮,在东方的天上有一颗很亮的晨星。其实他老人家坐累了,**悟道,搞了那么多(年)搞不出来,等于我们一样,想松松腿了,眼睛抬起来这么一看,“哦!”悟了。这就是缘阙。

譬如那位看到桃花悟道的,他也写了一个偈子,这是一个和尚,不是尼姑了:“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出家学道用功了三十年,他当然不是练峨嵋剑侠了,这个剑客有所指的,找天下的明师。所以什么是禅宗的大师呢?那难了!他的教育法,“有杀人之剑”,把你杀死,一来就把你杀掉了;“有活人之刀”,马上就把你救活了,大彻大悟。要有这种手段,教育法。所以临济祖师说:“为宗师者有杀人之剑,活人之刀;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要有这种教育法的狠狠的手法,使你悟道。

“驱耕夫之牛”,那个种田的时候要耕田,那个牛多重要啊。明天就要下种,今天要把田耕完,结果你去把他的牛赶走了,杀了下锅了,这个多气人啊!就是说你念佛念得正好,他一下把你那个境界弄掉了——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你饿了三天没有吃饭、七天没有吃饭,端杯牛奶正要喝下去的时候,他一手把你杯子拿过来——要这样的教育法。所以“杀人之剑,活人之刀”,才能成大宗师,可以教育人家了。多难啊!

而且心肠,我经常说,一个做禅师的人啊,嘿,打扑克牌一样,三个字:忍、狠、等,心狠手辣!那有时候硬是把你整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好!一指,你悟了。你受不了就只好滚蛋了,那就完了。所以“三十年来寻剑客”是寻这个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他三十年来找明师访道,怎么都悟不了;所以光阴啊一年一年也过去了,自己老了,头发白了,这个树倒是几回落叶又抽枝,一代一代。你看我们都老了,看到年轻一代,小的出来了,“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忽然抬头一看桃花,“直至如今更不疑。”直到不疑之地,大彻大悟,了手了。这叫了手了,彻悟了。

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说了那么多呢?就是说到“缘阙”。我们这个因缘,十二因缘也好,学了唯识以后晓得,我们任何的起心动念、讲话、行为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有四种缘,所缘缘,一个连一个、一个连一个;忽然到那个时候,顿断、顿悟。这个中间本来连锁的关系,“咔嗒!”切断了,所缘缘不起作用了,那一切因缘空了嘛。既不动因,也不应缘了,即一段空灵,就空了,自性空。“或缘阙所显”,呈现了无为空的境界。这一种,相近于如来禅的顿悟——我给它的名称。“故名非择灭”,这个样子,在佛经的佛学的教理上,到达这个境界,叫做非择灭无为。

第四种:“苦乐受灭,故名不动。”你们早晚做功课念《楞严咒》的时候,先念《楞严经》的偈,木鱼一敲:“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个境界。《楞严经》阿难说的偈。密宗有所谓不动明王,不动明王的修法。那么显教菩萨到了第八地,所谓不动地,何以是不动地?依禅宗来讲,破了重关才可入山,到了不动地才可以闭关了。因为关起门来,关在一个山洞,同在外面都没有差别;不是意识境界上差别,关在山洞里等于看电视透视这个世界一样清楚啊!这才可以到达不动。所以怎么叫不动啊?心不动念,那很简单,给你打一针,现在有许多针打下去,再不然打一针空气针,你就翘翘了,那真不动——那是假的。真的不动念,自然到达了“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楞严大定的境界。

上几个月有一个同学回来告诉我:“嘿,老师啊!有一个老师在传法。”我说传什么?“传楞严大定。”我说真的啊?楞严大定还有得传的啊?还有法啊?

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情很多,因为看惯了几十年莫名其妙的事啊,我倒觉得是很有名其妙,不是莫名其妙,蛮妙的。庙倒是什么庙呢?土地堂,小小的庙,土地堂都是小庙嘛。

那么现在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如如不动呢?知觉、感觉的状态完全没有了。“苦灭”,苦的感觉;我们打坐坐在这里腿酸、麻痛、流汗,再不然头痛、眼睛发胀,各种各样的都来了,所以酸、麻、胀样样来,在苦受啊。所以你们在禅堂来打坐,我都想供养你们,因为你们诸位是菩萨,在修苦行,什么苦行?干熬苦行,这叫做干熬三昧,那么热天在那里打坐不是在那里煎熬嘛?入了煎熬三昧,所以你们非常有功德。真的话!谁愿意来受这个罪啊?居然公然为了求道肯来受这个罪,你说该不该值得我供养?所以明天一定要拿饼干上来供养诸位,呵。就是因为诸位是干熬菩萨,已经得了果位了。

所以,什么是不动?一切痛苦的感觉、知觉空掉了。哎,转过来没有痛苦,你说得到禅定——昨天我接到一位在外面闭关的同学写信给我的报告,这两天不得了了,快乐,他一身都在快乐,身上哪里都在舒服。他说:“哎呀,老师,我现在懂了,舒服了。”我立刻打个电话:“你入了魔障了。”他说:“老师啊,没有痛苦得乐境还入魔障啊?”我说:“对啊。”他说什么意思啊?“因为你贪着于乐。”他说:“哦!是啊,老师啊,我在电话这边给你磕头!”他说我懂了。你贪着乐境也是魔障,也是杂染。可是在用功的经过里头呢,当你痛苦完全离开,翻过来是得大乐。所以菩萨得定是内触妙乐,身体内部那个舒服,快乐之发起是无比的啊!那想叫你下坐啊,当然你不会恨他了,到这个境界;可是如果讲恨他,你真是恨死他了:我正在舒服嘛,你把我叫下来!所以,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苦灭、乐灭,一切皆灭,才叫做不动,这个就是空了,这个叫不动无为。

第五点:“想受不行,名想受灭。”阿罗汉的境界。罗汉,是得大罗汉、四果罗汉证果,就是五阴里头的妄念一念不生。上次我不是引用一个禅宗的祖师,住山的;我们大家在这里用功好苦啊,这个妄想停不掉,虽然在打坐,都是很茫然,在干什么?都在厨房里洗菜,洗什么菜?水上按葫芦。那个瓠瓜在水上洗,把这个瓠瓜按下去了,嘟溜溜这里冒出来了;这个念头下去了,这里又出来了:“哎呀我的天呀,你不要跟我乱想,我有半个钟头就要下坐了……哎,对不起,我这个又乱想。”又把这个念头按下……就在那里玩,对不对?所以好苦啊!所以想阴要如何灭?灭不掉哦。真到了想阴灭、行阴灭,可以证果了。

那么一切佛法,因为妄想灭不掉,他用个什么教育法呢?你看佛法里头,给你加上。你要妄想嘛,你想干什么?想成佛,告诉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拼命想。给你想会想到哦!这都是加法。再不然修密宗念咒子,观想菩萨,又念又结手印,忙得不得了;又要一天早晨拜佛五百拜、晚上三千拜,念佛多少声,还要这样那样……多得很,都是加法。加得你实在累极了,一下放下,就悟道了。这都是给你加法。

所以想阴灭了,完全没有了;行阴灭了,气住,呼吸停了;脉停,心脏的心电波不动了,脑电波不动了;偶然动,隔很久才动,这一动灵光得很哦,不得了。想、受(想阴跟受阴)不行,所以入定了以后,天冷还是这一件衣服,这个肉体不会觉到冷;天热不会觉到热,所谓寒暑不侵。受阴灭了,没有感受。想阴灭、受阴灭、行阴灭了,证得阿罗汉果,这叫想受灭。无为,得道,**。

“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这五种情形,这五种境界,这五种修行到达的空,到达这个境界,都同自性真如的关系很密切,都是真如的一个现象。等于我们一个手撑出来,一只手五个指头,都叫做手;缺乏了一个指头,这个手就不俱全。现在把真如分成了五个分类来告诉我们清楚,证到这样境界,所以如如不动,自性真如现前。还是如来禅,不是祖师禅,依禅宗来讲。“此五皆依真如假立”,都是同自性的关系。为了凡夫不懂,才告诉你教化你,假设而建立,给你说明。结果你听懂了以后,执着了这个理论,抓住这个境界,你又变成妄想了,又错了。特别吩咐诸位!因此,现在讲到真如,他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录音中断]

我常常告诉诸位中国的佛法硬要到中国来,好在早来,照现在来糟了。现在年轻人啊,像我们啊,文学程度不够,翻译的佛经都是错的;古人翻译的真好。怎么样研究用这么两个字:“真如”。不是粉蒸肉啊,是真如。(我的口音要搞清楚,我经常讲般若、真如,菠菜炒蒸肉,那就搞错了。)这个真如,你看倒过来是什么?“如真”,好像是真的;不是真的。你说不是真的?它真的。你抓住有个东西、有个道当作真的,你错了!不是真的,“如”,差不多。所以“如如不动”,不是不动,好像不动;好像吗?真的不动。这个字翻得没得话讲了!那叫做妙不可思议土地堂,真妙!所以这个中文翻译“真如”妙不可思议。现在把真如再翻成英文啊,我不晓得他们怎么翻。那个外文你一翻啊,西方文化以唯物为基础,一翻就死掉了。

譬如说,这个大乘佛学“大乘”两个字梵文的称呼,我们一翻呢:大乘;给英文规规矩矩翻:大车,大车子。哦,小乘是小车,小乘是摩托车;大车是福特轿车吗?还是四轮卡车吗?还是码头上现在的货柜车呢?哪一种车才叫做大车呢?梵文原音:马哈亚,还是大车。可是到了中国我们绝不那么翻,那中国人一看佛学不相信了:“大车佛学”,我何必呢?!我家有小车,拖个大车来干什么?“大乘佛学”,对了。大车的意思,车子是装人装东西嘛,由这一个地方跳过那一个地方,跳过一个苦海,跳过一个虚空,由东海岸到西海岸,必须要运输工具;运输工具要一个车子过去嘛。哎,我们懂了。所以不翻大车,也不翻大船——大乘。车子、船是一个东西、工具,人坐上这个工具就可以到过那一边。骑马中文叫乘马,坐船叫乘船,坐车可以叫乘车,“人背人过去好不好?”可以,叫做乘人。所以我们叫大乘,这就美了,大乘佛学、小乘佛学。大车佛学、小车佛学,如果我当年碰到这样的翻译,依我的头脑我不学佛学:小车我看不上,大车我家里装不下,何必呢?!学这个什么车子佛学啊?没得学的啊!你看这个翻译,你们年轻现在注重文化、交流,文字的艺术不能不研究啊。

我现在经常看翻译的东西,一看,我不懂外文,我一看,就晓得你翻译错了,你重新给我研究。然后,“老师啊,(翻译的)对。”我说你念原文给我听。他解释给我听,我说这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经常说中国人随便用翻译西方的句子:“这个事情很值得骄傲。”我说狗屁!中国人从来认为骄傲是最丢人的名词。一个人还骄傲,中国文化……哎,那你说:外国有这个啊!外国人也不是这个意思,绝对翻错了的。这就是混蛋的开始的人翻错了。那中文叫做什么?叫“值得自豪”就对了。“这件事情我做好了,很值得自豪。”这是讲到翻译的真如所引起的。中国老辈子的人说:“哎呀,这件事情我的儿子打球胜利了,很值得骄傲。”这个狗屁!这家没有教养,没得文化。你说:“我的儿子打球胜了,这很值得我自豪。”对了,那就通了。

所以现在啊,讲文化建设、复兴文化,复兴什么呀?建设?自己先要建设好再来建设,不然很成问题。所以现在讲到真如的问题提出。

真如这个名词,现在不是我说的哦,我说的你们不相信;佛说的。“亦是假施设名”,这还是名相,假定。因为道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形容,只好用一个名字,选了最好的美的名字来形容,叫做真如。所以真如自性,你说它有也不对,空也不对,什么理由呢?

“遮拨为无,故说为有。”你看佛说法,你说空啊,他说不空——不空如来。五方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北方不空佛。明明空,他说不空,所以佛说法你难弄啊。你在讲空,他说有;你讲有,他又说空;你说那我不讲空也不讲有,他说“中”,中道。再不然呢,“所谓如来者,即非如来,是名如来。”“所谓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不晓得是哪个波罗蜜!念错了还变成凤梨了。你说这是佛法?他说,“遮拨为无”,有些观念错误了,认为得了道,道就是空的,因此告诉你不是空,有这件事,“故说为有”。

“遮执为有,故说为空。”有些凡夫认为道,“嘿,我修道。”好像做生意一样:我已经修了……吃菜吃了多少年,我的功德差不多了;拜佛拜了多少年,大概我有功德。“哦,老师啊,我拜经拜了十部了!”我说:“噢,了不起啊!”他把这个拜经的功德,不晓得是修持啊,认为好像赚钱一样,我已经累积了十万美钞了,这样就不是道。所以“遮执为有,故说为空”,佛的说法。

“勿谓虚幻,故说为实。”有时候佛说,譬如说,我们念《心经》念到最后,观自在菩萨说一句什么话啊?“真实不虚。”对不对?是不是有这句啊?大家都会念啊。哎,这个时候,前面都是“诸法空相”。所以你研究研究看。我们把观自在菩萨请来,我们请问他:“你怎么搞的?你说话前后矛盾,前面叫我们‘照见五蕴皆空,诸法空相’,最后又告诉我们‘真实不虚’,哎,你老人家在骗人还是在自欺啊?”

这就是佛法。他绝对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什么原因呢?“勿谓虚幻”,我们念《金刚经》看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我常常说大家念了这个经典都搞错了,认为梦幻空花都是没有的,完全错了。是有哦!

当你在做梦的时候,你能说梦是没有吗?绝对有。当你在看幻的境界、看电影的时候,你能够说电影没有吗?绝对有。当你现在坐在这里,你说现在这个情形有没有?绝对有啊!过三十分钟以后,你想想这个境界有没有?绝对没有。这是梦幻空花的道理。所以不要认为梦幻空花(是没有),(这)是错误的见解。所以说“勿谓虚幻,故说为实”,因此佛法告诉你:“真实不虚”。

那么为什么要取名叫真如啊?“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这个见本体、见自性的时候,这个道理不是虚妄,也不是假的,不是颠倒的;真正的。因此取个名字叫做真如。

“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另一个道理为什么叫做真如呢?因为当时佛过世以后,印度有很多其他外道的哲学的学派、宗教的哲学家,各种的派系,还有后来一代一代的佛的弟子们,个人的见解有偏差,自己建立了各宗各派。所以各宗各派,小乘的有些派系认为:离色心(色法),物质世界是有,心法是空。等于西方哲学希腊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世界分成两重世界,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把它分两重了。小乘佛学也有这个分两重的,一样的。所以“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其他的宗派认为离开这个肉体、这个脑筋、这个心以外,另外有个道的境界,明心见性硬有个可见的性,道有个可得的道——这个变成真常唯心论,就是外道法门了,也错了。因此,不同这些观念,另外创建一个名字,所以叫做真如。

“故诸无为非定实有。”因此最后一句结论:一切无为法,无为就是无为,得了道、悟了道最后是无为法。无为法不可以说、肯定说有一个道。但是,也不可以说:“那学佛得的道、悟了道是没有道”,完全错了。所以很难弄。此所以龙树菩萨有《中论》的著作,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道理。好,我们今天到这里。

唯识与中观(全文·目录)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二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一)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二)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三)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四)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五)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六)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七)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八)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三十九)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唯识与中观:唯识与中观(四十) | 沃唐卡www.WoTangKa.com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藏密真言·心咒密咒|←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藏密坛城·曼茶罗|←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嘎乌盒·吊坠小唐卡|←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寄卖|←画师唐卡直卖的唐卡可参考这里

|佛像总集·佛像绘制参考|←此处图册可供参考学习

|古代唐卡图册|←古代唐卡藏品复制定制可参考这里

|各类经文咒文及书籍索引|←经文咒文书籍查询点这

|唐卡文献资料索引|←唐卡文献资料查询点这

|唐卡造型资料索引|←唐卡造型形象资料查询点这

|沃唐卡分仓索引|←根据“沃唐卡”前3位编码查询点这

|唐卡线稿图册|←唐卡定制的白描线稿可参考这里

|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可参考这里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

(0)
上一篇 2023-02-06 20:47
下一篇 2023-02-06 20:48

相关推荐

唐卡预定·唐卡定制·唐卡设计·唐卡艺术品投资可联系微信(wechat)号:MasterQ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