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3:大乘思想的起源、大小乘见地的区别
编者按:从古至今,关于藏传佛教的争议一直存在,在此不赘述。其实,藏传佛教理论比较权威的诠释在格鲁系;当然,汉地流行的却是宁玛系(大圆满)。刨去神话色彩,必须承认藏传佛教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实修的传承(含理论、实践),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一直有关于“如何做上师”的比较专业的、私密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即使同样的修证水平,藏传的上师显得比汉传的“有型”、“高大上”得多。
公众号选择介绍一些比较基础的藏传佛教理论,供大家比较、参考。或有“自赞毁他”的部分,预先请诸看官周知。转载此文绝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另,本文作者德昆,网络没有发现其详细资料,疑似黑德昆先生的笔名。
大乘思想的起源
阿育王之后,印度由短暂的统一重回割据,公元前2世纪,继孔雀王朝之后的巽伽王朝大力扶持婆罗门教,将佛教只限于恒河中下游地区,佛教遂向南和西北两个方向转移。
公元前73年,巽伽王朝被甘婆王朝取代,公元28年,印度南部的安达罗王朝灭甘婆王朝,施行宽松的宗教政策,流行于此地的大众部对大乘思想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
在西北印度,大夏的希腊人不断入侵,建立国家并逐渐接受佛教信仰。其后大月氏西迁并逐步占领大夏,于公元1世纪建立贵霜帝国,贵霜王朝的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初信拜火教,后皈依佛教并极力支持,在佛教中赢得仅次于阿育王的声誉。
政治上的频繁更迭使得佛教与来自中亚甚至欧洲的诸多思想形态相碰撞,对大乘思潮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有必要提及的是,在中文史籍中,西汉时期称古印度名为身毒(见于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西汉时期“身毒国”对应朝代应为巽伽王朝。东汉时期古印度名为天竺(见于《后汉书》《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东汉时期“天竺国”对应朝代应为甘婆王朝、安达罗王朝。西域临近东汉王朝的是贵霜王朝。而“印度”一名始于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大唐西域记》)。
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印度兴起区别于主流佛教的新兴思想,初称“菩萨乘”,后来,这类思潮被统称为“大乘”(mahāyāna),以示运载广大。相应地,旧有的部派被他们称为“小乘”(hīnayāna)。
一般来说,圆满了悟自心本性的成就,要靠三种法门来达到。这三种法门称为“乘”(vehicles)或“车乘”,意思是能够让我们从轮回流转的痛苦中转换得到解脱,或者让我们从迷惑状态中转换到智慧境界的三种开示和修持。
大乘是大的载运工具之意,其崇高的愿景不仅是自我解脱,而且是救度更多的众生到解脱的彼岸。相对于小乘追求“自我解脱”“涅槃寂静”的目标来说,大乘之道要求以菩提心为发心,认为在阿罗汉的果位之上更有十地菩萨直至成佛的次第。
奉持上座部(南传)佛教虽然被后兴起的大乘称之为小乘(意谓较小,较低之乘),但这是基于发心宏愿(菩提心)和行佛事业的广度而言。实质上,应将小乘尊称为基础乘,才更加准确。小乘教法犹如地基,是三乘教法的基础。个人的解脱,同样是有能力救度别人的基础。
没有最初的小乘教法,就没有日后的大乘思想。大乘义理的产生和盛行是基于小乘理论的完善。小乘行者重视自我解脱之道,将个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并达到寂灭安乐的境界,而大乘行者在此基础上强调“菩提心”的发心。
自身已经超越痛苦,悲心不再受到局限,具足勇气、力量和智慧帮助众生的修行者,在大乘里被称为菩萨。
大乘认为,已经解脱了痛苦和超越了轮回的觉悟者(菩萨),不应满足于涅槃寂静、自身安乐的境界,他们应该将自己的心和尚未解脱的有情众生深刻联结在一起,一次次地投入轮回,轮回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局限和痛苦。
如天鹅投身湖泊中自在,他们可以应允众生的需求而化现,在轮回中提供帮助和指导。因这样慈悲的广大发心,大乘在诸多见地上超越了小乘原有的局限,使得它的思想更为人接受,客观上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佛陀只说了一法,这一法就是如何认识痛苦,解除轮回烦恼和痛楚。但佛陀的教法见地,在不同的人听来,有不同的理解,后来分为三乘四宗。三乘即我们所谈到的声闻乘、缘觉乘(这两者为小乘)、菩萨乘(金刚乘),亦称为大乘。
大小乘见地的区别
小乘的有部、经部与日后大乘的瑜伽行派和中观派合称为“四宗”。
小乘的两部宗派(有部和经部)有很多相同的观点,而最著名的观点在于,他们否认二转和三转法轮是佛陀真正的言教。认为大乘的见地违背了佛陀“四法印”的教导,而大乘认为这正是他们深入阐释义理、自称为大乘优于小乘的原因。这是很有趣的争议,值得简单描述一下。
众所周知,佛陀关于“四法印”的开示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小乘的学者正是依此来反对大乘:第一,大乘认为“报身佛”是恒常的,这违背了第一法印的见地;第二,大乘的支持者认为菩萨回到轮回当中的感受到喜乐,这违背第二法印的见地;第三,大乘“如来藏”的理论谈到了至高无上的我,违背了第三法印;第四,小乘认为涅槃寂静是最高的喜乐,究竟的平静。大乘的经典《法华经》却说,阿罗汉道不是修道的终点,在某个时间点,诸佛会自前额放出三摩地明光,唤醒甚深禅定中的阿罗汉, 让他们继续投入菩萨道。
除却在“无我”和“空性”的见地和认知层面上有细微差别之外,大小乘最大的观点差异在于——小乘认为个人解脱是修道的终极目标,而大乘认为在个人成就解脱之后,尚有无尽众生需要救度,是所谓“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正是这样不舍有情的慈悲愿心,所以佛菩萨会一次次乘愿再来。
如菩萨一般的觉悟者,为利益一切有情(不只是人类)而发愿成佛,行佛事业,愿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达到证悟和解脱。这是优胜于小乘的见地。
大、小乘的主要区别:
① 在经典上,小乘唯奉早期经教,斥大乘经非佛说;大乘虽也认同小乘经教,却以之为权便而非究竟,唯大乘经圆满了义。
② 在理论上,小乘更注重个人解脱,以生命现象的无常来解释“无我”,即“人无我”;大乘则涉入对终极真理的思考,除人无我之外,还主张一切事物皆无实体,即“法无我”。
③ 在实践上,小乘以自利为主,强调出世与个体解脱;大乘则以利他为自利,行菩萨道而广度众生。
④ 在目标上,小乘佛教以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则认为阿罗汉并非终极,主张经菩萨十地最终成佛,并且在禅观实践中逐渐神化佛陀,产生了多佛信仰和菩萨信仰。
本文摘录自《藏传佛教极简史》第二章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第五节——第六节。作者:德昆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