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入门级–精品级–珍藏级–收藏级–艺术级
“沃唐卡”评定为“收藏级–艺术级”的唐卡具有收藏和艺术升值潜力价值
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市面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甲、绪说
印度是一个思想极度发达的国家,所谓思想,就是包括宗教和哲学两方面。印度的宗教与哲学,自始便一体不离,混融地发展。所以,在印度的宗教与哲学是完全不可分离的。在古印度时,他们是只有宗教的,其后在宗教的自身上要求合理的基础,于是产生哲学;哲学成为宗教的指南,使宗教乃有种种发达,所以二者共同发展而至不可分割。
印度人的哲学,不但要满足智能上的好奇,而且更注重实践,由实践而获致理想的生活。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是具有痛苦的因素,如果能克服这些痛苦因素,痛苦便不复有,而克服则要寻求痛苦的根源,以至人生的意义,宇宙的性质。未克服之前,人在无明迷妄的状态。既克服后,则进入解脱境界,名之为涅槃,此为印度思想共同的说法。
因此,印度思想的特色,是拿思想和生活一致做理想。它所主张的为永恒的生活,而要从现实人生跳跃至无限的宇宙中,便自然要以哲学做根据,以圆其说,巩固信仰。所以,哲学和宗教乃连结在一起了。同时,因为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永恒的生活,要追求则需要内在的思惟和观察。于是,禅定或瑜伽就成为印度各派思想所共同施行的修行方法。
古印度的思想时期大致可分为三期来说明,即吠陀时代、梵书与奥义书时代及教派并起时代。
乙、四吠陀时代的思想
吠陀(Veda)一字,原从梵文翻译而来。义为知识或智慧。在中国,音译有韦陀、毗陀、吠陀等类;意译则作明论或智论。古婆罗门以为此乃圣人受神的启示而诵出,里面充满神明睿智,所以有这个名称。因此渐受尊礼,而成为了印人的圣典。
吠陀共有四种,就是:
1.梨俱吠陀(Rig-Veda) 赞诵明论2.夜柔吠陀(Yajur-Veda) 祭祀明论3.沙磨吠陀(Sama-Veda) 歌咏明论4.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 禳灾明论
从狭义来说,吠陀就是指这四种,但从广义而言,吠陀除四吠陀外,还应包括梵书及奥义书两个部份。四吠陀是本集,梵书对此本集加以注释,阐扬它的隐义;奥义书则申述梵书的幽玄思想,亦即间接地将四吠陀的教义予以哲理的说明。所以,梵书和奥义书都是由四吠陀引生出来的,故我们称四吠陀为本集。不过,由于四吠陀、梵书、奥义书三者之间的思想各有不同,在思想史上便分为两个时代,以便学者研究、解说。
四吠陀是为各种仪式而作的圣歌和祈祷文。依其内容说,梨俱吠陀用以赞诵诸神的功德,故称赞诵明论;夜柔吠陀乃祭祀供牺牲时的祈祷文,故称祭祀明论;沙磨吠陀为祭神时祭僧按音节讽咏的歌词,又称歌咏明论;阿闼婆吠陀集录退治恶鬼病魔毒兽怨贼及日常一切招福禳灾的梵呪和祈祷,故又称为禳灾明论。所以,四吠陀的内容混杂,包括颂诗、祈祷文、祭辞、祭仪、巫术、与及歌咏大自然的壮丽诗歌等。
四吠陀之中,最重要的为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显示出古时的阿利安民族崇拜自然,把天地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现象,都崇拜为神,显示出他们的泛神主张。在第十卷之梨俱吠陀内载有最重要的五首歌曲,称为五圣歌,为印度宗教哲学起源的重要诗歌。此五圣歌就是:
1.无有赞歌2.生主神赞歌3.造一切神赞歌4.祈祷主神赞歌5.原人赞歌
此五首诗歌显示当时阿利安人对于宇宙形成之渐次看法,将宇宙之本体由混沌界的「彼一」而进展至具体人格化的原人,因他而生出宇宙间之万有现象。吠陀的思想亦渐由泛神论而渐渐归向一元论了。
丙、梵书与奥义书时代的思想
梵书与奥义书时代是由四吠陀时代引生出来的。梵书即婆罗门书,又名净行书,乃附属于各吠陀的注释书。它的内容是说明祭祀的仪规及其神圣的意思。
由于祭祀的婆罗门不止一派,故诸吠陀有多家注释,亦即各有不同的净行书。这些净行书既只说祭祀的事,其言自然繁琐而乏新意,如此,乃造成一个唯祭祀是从,而思想则陷于沉滞的时代。
梵书思想中较有新意的,是轮回之说。其谓人死后,灵魂会依生前所作的善恶业,往生相当的境界,行善的受善生,行恶的得恶报。这种轮回思想实开以后印度同类思想的先河,而具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梵书注重外形的祭祀仪式而思想沉滞,到了末期,极为刹帝利种的有识之士所不满,便是教内有见地之婆罗门,亦不能忍受。加上刹帝利种已经不必对外或对内的争斗,可以转过来对心灵修养之事措意,于是形成一股研究眞理人生问题的热潮,终至酿成了一部古印度的哲理精华录─—奥义书。
奥义书本是秘密教义的义思。简言之,就是秘义、秘语或秘教。奥义书探出了吠陀的理智本源,发挥了吠陀教理的哲学意义。它原附属于梵书的卷末。换句话说,亦即为附属于吠陀本典的哲学书。
奥义书的思想,包摄广泛,内容复杂。总括来说,其根本理路就是「梵我不二说」。所谓「梵」,即宇宙原理,也就是宇宙最高的实在,生命的归趣。对个人我(小我)来说,梵是大我。宇宙一切现象都是大我发展或显露的结果,就这方面说,梵是本体。从消极处去描画,本体的眞相只能说不是这样、不是那样;没有此、没有彼、非此亦非彼。总之是言诠思虑所不及,而只可从反面去形容他。从积极处来说明,则本体是智慧、妙乐、实在。
对于梵与我的关系,奥义书有两个说法。先出的奥义书认为梵我是不二,而正如小火星从大火跳出来一样,是为「梵我同体论」。然而,后来的奥义书却主张个体我之外,另立大梵,但梵与我体虽异,但本性却无不同。个体虽具梵性,但亦各各有独立性。在迷妄时,独立性显现,在觉悟后,自我的本性便与梵融合,此之为「梵我同性论」。
由此,奥义书的中心就是直探眞义而与梵合一,由于这个宇宙最高的本体,和人的本体是同一的。因此,便应从人的心灵深处去求取宇宙的眞实。所以奥义书之目的,就是相凭借正确的智慧,将各个自我的精神,完全融合在整体世界的精神里,从而使自我得到解决,回到本体上去。要得到正确的智慧,则要修养我们的心性,以禅定和瑜伽来达到。
奥义书的形成,使古印度的思想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它不但开辟了古印度思想的大路,而且由于它的内容复杂而矛盾,更为随后的印度思想界预设了不同的理路,引生不同的思想系统,遂使思想界转入一个教派并起的时代。
丁、教派并起时代的思想
这个时代大概在纪元前六七世纪开始,除了奥义书的影响外,另一因素就是社会进化,人民的智慧提升,视野及文化的范围扩大,于是逐渐分化,遂有种种不同的学派兴起,每种学派都穷其心智地为了解脱人生而各有主张。
在这众多学派当中,主要的有九派,而此九派之中又分为两系。凡是承认吠陀证权的一系,称为正统派,有六派;凡是反对吠陀证权的,称为异流派,有三派。分别列出及概说如下:
印度思想教派
正统六派── 数论、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
异流三派── 佛教、耆那教、顺世派。
( 一) 正统六派
(1) 数论派
数论,亦译作僧佉论。僧佉为音译,本意为分析思辩理论考究。《成唯识论述记》中云:「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此派为六派哲学中最古老而深奥的一派,主要经论有僧佉经及金七十论。
本派开宗明义就说有三苦所逼故,三苦就是内苦、外苦及天苦。而解脱三苦就要有正智,明白宇宙万有之眞义,由智慧故则能解脱生死,故此派十分重视智慧,而智慧是由三量所获得,所以此派亦很重视「现量、比量、圣言量」此三量的。本派排除宇宙间最高无上的神,而将宇宙万有分为二十五谛,表列之如下:
神我
│ ︳—— 五唯─五大
自性─ 觉─ 我慢—︳
︳—— 十一根
数论认为宇宙间精神的本源,称为「神我」;物质的本源,称为「自性」,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关系,神我与自性结合,于是由自性开展出这宇宙万有。
首先为「觉性」,亦称为大,能生起万有之谓也,为有情之心理构成分子,由冥漠浑然而转为有知,亦即理性作用。由觉而生「我慢」,我慢者又称执,由执而起能所之分别,即主观与客观的存在。于是开展出客观的「五唯」,五唯即单纯的微细而不可分的物质,有五种,即色、声、香、味、触。由五唯开展为「五大」,即粗的物质,地、水、火、风及空,于是由五大开展出山河大地。另一方面,我慢又展开主观的「十一根」,即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根(口、手、足、大遗根、小遗根)及心根(思想造作之主体)。
由于神我与自性因无明而结合,于是幻化出宇宙万有、根身器界,于是轮回生死,不得解脱。所以解脱的办法就是使神我明白现象之虚幻,继而脱离自性而独存,于是断除无明而得到眞解脱。
(2) 瑜伽派
瑜伽一词,初义为驾驭牛马等畜的方法,后引申为「联系」、「合一」及「相应」等义。人的情欲有如劣骑,不可克制,而驾驭劣骑,必有技巧才能,故瑜伽后转为制服情欲方法的名称,而云修行之方法也,所以本派特重修行,认为克制欲念而令精神统一而趣向解脱也,所以本派亦以修行之方法见长于六派。
本派哲理上大抵继承数论之二十五谛说,亦认为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神我独存,然此派于二十五谛之上更加上自在天为第二十六谛,此自在天是指导宇宙一切现象和谐开展的程序,善恶福报之所依及系缚的解脱等等,此为与无神论之数论最大分别之处。
修持方面,本派采用的是渐进方式,紧密而细致地分为八个阶段,称为八支瑜伽,现分别述之如下:
(A) 禁制:即守戒。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此乃消极性之律条,亦为瑜伽之入门。
(B) 遵行:为积极之律条,亦为五事:清净(思想)、知足、苦行(勤劳)、学诵(圣经)、敬自在天(感激自在天使宇宙和谐)。此行法之旨在于逐渐清除身心之束缚,使心意清正。
(C) 坐法:调制身心,鍜錬身体的方式,坐的姿式不下八十四种,如莲花坐、狮子坐、拜座等,手亦有种种印相之分别。此法之要旨在使身体巩固坚定,由此而达到轻安。
(D) 调息:息即呼吸,即用种种方法调整呼吸,出入息。由调息而使心境安定。
(E) 制感:制御一切身体官能,修习令感觉器官不为外物所纷扰,继而可以使心专注一境。
(F) 执持:又称不动心,是断绝一切妄念,使心专注一处,如鼻尖、丹田,由此心不外驰而坚定。
(G) 静虑:由执持而心专注一境,继而与现象完全一致融合的状态。
(H) 等持:即三摩地。于静虑更前进时,主客俱忘,心境一片空灵而入定境。分有心及无心两种:有心三昧是物我差别虽无,但心仍在种种念处作用产生;无心三昧是一切念虑都消融的境界。至此尘网打破,心不能束缚于神我,于是神我得以独存,亦即解脱也。
前五支瑜伽称为外瑜伽,后三支瑜伽称为内瑜伽,此三支为修心之重要阶段,关系极密,几不可分,故亦有称为「总御」或「总持」。
印度思想教派
正统六派── 数论、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
异流三派── 佛教、耆那教、顺世派。
( 一) 正统六派(续)
(3) 胜论派
此派又译作「吠世史迦」,意为义理殊胜,诸论罕匹,故称为「胜」。此派与数论同被认为六派哲学中之两个主要派别。
本派将宇宙有分为六个范畴来说明,称为六句义,此乃胜论最正统及重要之学说,现分别述之如下:
(A) 实:一切物质和现象的最基本的实体、实质,有九类。(B) 德:实体的种种属性,能力,有二十四种。(C) 业:一切万有的造作、运动、作用。为离合之因,有五种。(D) 同:又称有性,乃一切法所共同存有的原理。(E) 异:指物与物相异的原理、区别差异的原因。(F) 和合:万物能相合而不离的原理,亦即使实与德业合而不离,如白与雪、衣与丝、土与瓶的关系。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不离此六谛,以身体为例:身体为「实」,种种心理作用及器官为「德」,造作行为为「业」,此身与他身「同」,而与牛马等「异」,又此身上之种种器官不相障碍,即「和合」也。
本派后来发展至除六句义外,尚有七句义及十句义之说。十句义最为晚出,中国有玄奘所译之「胜宗十句义论」。
(4) 正理派
本派亦称「尼耶也派」,以研究论理方式为其特式,将重于知识学及辩论学。
其主张有十六句义,而其最为特出者乃为论式的研究,其影响佛教亦很大。本派主张者为五支论式。如下二例所示:
(A)宗:此山有火。因:以有烟故。 喻:凡有烟必有火,如灶。 合:此山亦如是。 结:故此山有火。
(B)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凡所作性皆无常,如瓶等。 合:瓶是所作性故,声是所作性。 结:是故声是无常。
后来至佛教的陈那论师将其五支作法删去后两支而成三支作法,称为新因明。对佛教之唯识一系思想影响至巨。
本派特重眞知的获得,认为如能正确从五支论式中得到眞知,则可不为外境所迷,因而无所执着,由无执着而烦恼灭除,其宇宙论则与胜论一般,故其关系犹如瑜伽派与数论派的一般无异。
(5) 弥曼差派
这派继承了吠陀以至梵书时代关于祭祀的部分而发展,亦为研究祭祀仪式之理论根据,本派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祭祀才能成就世出世间生死轮回的解脱。净化身心,消除业障亦由祭祀而成就。所以是为祭祀而祭祀,而祭祀的对象反变成次要了。
本派另一重要主张为「声常住论」。即谓声音乃由吠陀语言而出,故为常住的眞理,不过借缘而显发,实际是常存而永恒不灭的,佛教称此派为「声显派」。
(6) 吠檀多派
「吠檀多」一词原是指吠陀的终极,是即吠陀关于哲理的最后部分。除「弥曼差派」外,本派继承了吠陀的另一面,亦即是哲理方面的发展。
本派学理之要点为「梵我合一」。梵为宇宙的原理,一切事物所由生住灭的本源,故一切因其力而生,灭亦归于彼,个体之我亦本来与大梵为一,所以我若能现起正智,即可回入大梵而解脱。我与大梵之关系犹如瓶中之空与大空之空,瓶中之空因受瓶体之束缚限制而不能落入大空,轮回就有如从此空瓶进入另一空瓶一般。解脱则如瓶破而再不入瓶,于是与大空融合,宇宙万有亦由大梵而开展,故此世间只是大梵的力量幻现而已,乃虚假不实的,而此一切万有为梵所现,故梵为绝对,此乃一元论之主张。
本派因为成立于六派之末,故能充份吸收及批判各家之得失,所以含有很多批判的意味,并以吠陀学派之正统者自居。近世印度学者多为此派信徒,亦为印度近世哲学之主流。
( 二) 异流三派
(1) 佛教
佛教的教主为「释迦牟尼」,他本名悉达多,生于约公元前五六O至四六O年间,本为迦毗罗卫国之太子,但为了追求人生眞谛,于二十九岁毅然出家,经过六年苦行,于三十五岁成道,称为佛陀。此后周游各地说法,组成庞大教团,直至八十岁时入灭。
佛教最基本的教义为「缘起」。缘起就是指出世间一切事物莫不是从种种因素条件之下而生起,其中根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体。通过这个缘起的观念而对应于现实人生中,就发展出四圣谛及十二因缘两套教义,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及道谛。佛教认为人生是苦,苦有不完美的意思。总括人生之苦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是为苦谛,而这些苦恼是我们自己由于愚痴、贪欲、瞋恚的烦恼所招集的,是为集谛。佛教进一步说明这些人生的苦恼是可以灭除的,这便是灭谛。而灭除的方法就是修行八正道。这就是道谛。
十二因缘就是佛教用以说明人生轮回的现象。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十二过程互相为缘而引生,而最根本就在于无明,故破无明,得智慧就能解脱这个枷锁。
佛教更主张四姓平等,无有差异,亦不赞同有创造主或主宰神的存在,由于教义平等博大,因此信徒日多,一度成为印度国教,后来更发展出大乘佛教,再北传入中国、日本、韩国、西藏等;南传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爪哇等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 耆那教
耆那教的教主是伐弹马那大雄,生于西元前六世纪,为若提族之王子,年三十出家求道,修行十三年,得大智慧,获得胜者(即大雄)之号,其教于是名为耆那(其义为「胜者」),其后游化于摩揭陀及吠舍离两国之领域达三十年。
耆那教主张为二道七分说,谓一物自本体方面言为实道,从名相方面言则为变道,是为二道。七分是说事物的描述可分七方面而立言。即:实、非实、亦实亦不实、不可描述、是实同时又不可描述、非实又同时不可描述、是实亦非实亦同时又不可描述。如此耆那教对事物的判断是十分客观审慎的。
除七分说外,耆那教又主张七谛,即是:生命、非生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之构成及现象,以及解脱的过程,解脱的方法,耆那教则有三宝之说,即正智、正信及正行。此外,如排吠陀、禁祭式、戒杀生等,和佛教一样。
此派后来分裂成白衣派及天衣派,天衣派即主张裸形,佛教称此派为尼干子。提倡极端苦行,至西元一世纪前后,更生出很多派别。
(3) 顺世派
这个学派跟今世的唯物论见解很相近,因为它的看法和世俗的观察无大分别,所以便称为顺世派。顺世派不信智慧,蔑视神权,以为除直觉外,没有可以相信的。因此,他们只相信现量,而非比量,更反对吠陀的圣言量。由此看世界,便只承认可见可触的物质为实在,即地、水、火、风四大而已,其余则尽虚妄,由四大互相集合而构成世间一切,包括人的身体及精神,离开物质,则无所谓精神,所以,人死后无我身,一切复归自然,所以他们主张善恶均无报应,人生的目的,就是尽情享乐,满足一己之欲念而已。
( 三) 六十二见
在当时印度,思想纷多,分门别派,除以上正统六派、异流三派外,更有所谓六十二见的思想,差不多包括了印度思想界的所有见解归纳起来可分八类。列之如下:
(A) 常见论(四见)(B) 半常半无常论(亦常亦无常论) (四见)(C) 有边无边论(四见)(D) 种种论(诡辩论) (四见)(E) 无因而有论(二见)(F) 死后有想论(十六见)、无想论(八见)、非有想非无想论(八见)(G) 断灭论(七见)(H) 现世涅槃论(五见)
以上八类思想,涵盖当时印度思想界的其余所有见解。另外更有所谓六师外道之说,亦不出此范围也。
戊、结语
由以上可以见到,印度之思想很早便兼具宗教与哲学色彩,而在公元前后,百花齐放,纷繁多采,空前热闹,中世的印度哲学思想主流则为佛教,至后期佛教衰落,吠檀多派兴起,吸收各派精华及佛教之思想,大成于后期印度思想界,只瑜伽派堪与匹敌。直至现代,若论信仰及哲理者,乃吠坛多派所演成之印度教;若论实践修行者,则唯有瑜伽派也。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留言唐卡编码以及您接收邮件的电子邮箱地址,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