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订购和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中国唐卡)评估等级/品类标准:
【入门级/精品级–旅游纪念品】–【珍藏级–工艺美术品】–【收藏级与艺术级–收藏艺术品】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三、弟子德相
修持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者若不具相,即便所依止的上师如佛般功德圆满、所传讲之法为诸乘之精要,也会形成见解不能迅速增上之极大障碍。如麦彭仁波切于《定解宝灯论》中曰:“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故在此从信心圆满、大铠精进、誓言清净、品行贤善、坚毅不挠、慷慨大方等六方面宣说具器弟子之德相,令有缘者依此观照自身,纠正误区与偏差,迅速成就法器。
(一)信心圆满
上师瑜伽意为以外相显现之具德上师为缘,通过殊胜方便通达甚深智慧,最终证悟密相上师——心之本体。欲通达如是解脱之捷径道,唯一方便乃清净之信心。如是对于上师三宝具足无伪坚固之信心,即解脱之种子。如颂曰: “聪明精进非修行,唯有信心能成圣。”对于修行诸乘之巅的大圆满法者,信心尤为重要。信心即是大圆满的见、修、行、果,信心圆满即为大圆满。《根本续》曰:“修学密宗者,首具大信心。”具信乃修行密宗之前提。具德善知识本具诸佛菩萨一切功德,然弟子能否获得加持,完全取决于信心。若弟子具上品信心,得上品之加持;具中品信心,得中品之加持;具下品信心,得下品之加持;无信者不得加持,谓之无缘。故就密宗而言,决定修行快慢的关键因素乃行道者之根机,而根机之利钝则取决于信心之强弱。信心即为根机,信心坚定者即为上等根机。
1.信心既是信又是爱
真正的信心乃自性之流露,故清净、普遍、平等,不随对境变化而动摇。但初学者于佛法甚深奥义既乏闻思之理解,亦无修证之道验,故信心往往树立于意识之上,难免偏袒。对初学者而言,信心就是信任佛陀教法、并愿追随佛陀教法获得究竟解脱的决心。此时的信心虽非圆满,但亦是趋入正法、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故应珍视。同时, 尚应知晓自己信心之不足,通过祈祷上师、精进修行而调伏烦恼、清净内心,最终呈现无有偏袒之大平等信心。
凡夫之心态总体可分为四种:既信又爱;是信非爱; 是爱非信;非信非爱。所谓“信”树立于出世间功德;所谓“爱”,树立于世间亲近的情感。初学者由于信心不圆满之故,于修行中应时时反观、辨析、调整自心,令自心无论面对何种对境,常常处于信心——既是信又是爱的状态。
(1)既信又爱
心中充满信心和敬爱,此乃多数弟子对于导师之心态。
导师本具出世间功德,赐予我等甚深法要,引导我等行于解脱正道,安置我等至究竟安乐之地,故弟子对导师自然流露出无比信任、尊敬、感恩、亲近之心。但这种敬爱、亲近之心,不染杂世间的贪嗔痴烦恼,故清净、广大。
(2)是信非爱
对因果等出世间法义坚定不移地认可和相信,但不具备亲近心。譬如我们相信因果,但不是爱因果。我们对某些具德导师虽有敬畏之心,但由于不具缘之故,生不起亲近心,故非圆满。
(3)是爱非信
世间之爱染,由于本身即为贪嗔痴烦恼之故,不具出世间功德。譬如一般世间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等。
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初学者对导师的信心往往夹杂世间之爱,表现为:导师若显现对自己尤为关注、慈悲,则心生欢喜;若显现对自己稍有怠慢,则怅然若失;若对其他道友和颜悦色,即心生嫉妒等。此时若不调伏,随顺烦恼漂泊,则易丧失对导师的信心,落入“是爱非信”的世间情感执著;若能认识自己过失而当下调伏,则能逐渐趋入“既信又爱”之出世间功德。
(4)非信非爱
针对怨敌——既不具出世间功德,也不具世间亲近的因缘,故非信非爱。
由此可见,当我们选择依止既具德又具缘的导师时,内心易生起既是信又是爱的信心,此种心态对于培养、增上无偏之敬信极其重要。
尚需了知,随着修行的日益深入,信心亦应越来越普遍,对于其他导师、道友乃至怨敌,亦应逐步生起如是信心。
2.圆满的信心坚定而普遍
信心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力量,乃历代传承祖师之共许,诸多信众对此已深信不疑。但当导师反复讲解此理时,很多信众仍不免心生疑惑:“若无信心,我会不顾世间种种言论,义无反顾地趋入佛门皈依三宝吗?若无信心,我会将世间琐事搁置一旁,依止导师、全身心投入闻思修行吗?”诚然,于三宝虔诚之信念乃佛弟子最珍贵的善根,然信心尚可支分为净信、欲信和诚信等次第,此中尚需谨慎辨析。平常传讲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时,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时时以安章竹根玛的公案作为诠释,告诫所有弟子:作为无上密法之修行者,需要的是不随外境飘动的稳固、持续、不退转之信心,但生起如是信心绝非易事。
往昔安章寺的安章竹根玛尊者声名远播,诸多信众历时数月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饱受艰辛,前往安章寺拜谒尊者求法,皆自称信心坚定,欲在尊者前得到最殊胜的教义——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真实教授。但尊者遍知弟子根机,告诫曰:“仅凭求法经历苦行之表相,距坚定之信心尚且遥远。”接着尊者从床边拿起一只破鞋,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弟子说:“我刚刚抓住一只雪狮。”座下弟子不解其意,群生疑窦:“尊者刚刚神智清明,当下如何糊涂了呢?明明手里拿着一只破鞋,怎么说是雪狮呢?”安章竹根玛尊者具他心通之故,已知弟子所想,遂曰:“顺缘时信心满满,逆缘时与庸俗同道,此即凡夫之信心。若汝等为上等根机,所见即为雪狮;即便由于根识尚未清净,未见到雪狮,也会将其视为自己业障沉重之显现,绝不会生起‘导师糊涂’之念。视师为凡夫已充分说明汝等尚非上等根机,即便导师以心印传承传授当下成佛之大圆满真实教授,汝等亦难开悟。”
此公案告诫我们: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时时都要具备坚定之信心,无论顺缘抑或逆缘,信心都要经得起考验、永不退转。
往昔印度有一位奇丑无比的“金刚”公主,连身为国王的父亲宴请释迦牟尼佛时都羞于带她出来见人。这位公主于惭愧中以坚定而至诚的信心祈祷释迦牟尼佛,佛陀当即现前赐予加持,公主转眼间变得美若天仙。当公主出现在释迦牟尼佛及国王等众人面前时,举座四惊。
有者疑惑:自己也时时祈祷上师三宝,但是为何没有这么灵验呢?反观自心,我们的信心是否坚定?如果导师显现慈悲度化,令你所求遂愿,你就信心满满;但当导师示现忿怒相调伏你的烦恼、没有满足你心愿时,就心生退转。如果你仅仅在遇到危难时呼唤几声“上师加持”,而在生活尚且安乐时,则将上师忘诸脑后,如是信心当然难以获得圆满之加持。诚如邬金莲花生大师曰:“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及“具有信心善男女,莲师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因此,不论依止导师还是听闻佛法,我们都必须生起坚定之信心:在上师的加持下,我可以应对一切!
有者疑惑:我对某位导师或者法门具有极大的信心,修法精进,为何见解未见明显增上、世出世间功德也未见明显增长呢?细致观待,自己的信心是否尚有偏袒,不够普遍呢?
例如,当对某位导师生起极大信心时,潜意识里却分别、贬低、排斥甚至公开诽谤其他导师;修学密宗时排斥甚至诽谤大乘和小乘;祈祷文殊菩萨的目的仅在于增上自己的智慧;若欲遣除病苦,需要另外祈祷药师佛;若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另外祈祷阿弥陀佛……因为文殊菩萨只能增长智慧,不管治病;药师佛只管治病,不管往生极乐刹土……如是种种,都说明信心偏袒,而偏袒之信心无法获得普遍之加持。具德上师及一切本尊功德原本圆满,然能否将其纳入自相续,完全取决于信心是否普遍。
尚需了知,普遍信心乃以一法摄万法之窍诀,依止根本上师即已含摄依止一切导师之要义。若不理解此中深义, 于依止具德宿缘之根本上师后,仍大费周章地遍寻导师, 以求得各个不同法门、传承和窍诀,再站在分别的立场上依不同传承而修持……诚如萨迦班智达曰:“分离之修行皆不得殊胜之悉地。”更遑论生命有限!欲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无死的解脱之花,必须在谨慎观察、选择具德、具缘之导师后,以普遍之信心长期依止,依万法摄一之窍诀行持。需知,具德导师已灭尽贪嗔之心,不会因贪图世俗名利而把弟子留在身边,也不会因弟子顽劣、贫困而把弟子拒之门外。当弟子向其他具德导师求法修行的因缘成熟时,导师自然会善巧导引弟子依止其他导师。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堪布昂琼在依止根本上师喇嘛龙多六年后,已得喇嘛龙多之传承心髓,为增上堪布昂琼弘法利生事业之顺缘,年届花甲的喇嘛龙多让堪布昂琼前往佐钦寺,并在临行前殷殷嘱托:“儿啊!佛教讲修的太阳都快要靠近水神的怀抱而入睡了,利他不学经论不行!……在学到经论以前,我病了不要来,死了也不要来,你必须走!”
末法时代法弱魔强,导师亦良莠混杂,其间不乏以利益众生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的恶知识,故先谨慎观察再依止导师极其重要。然而一旦依止,无论导师如何显现都不能对其进行诽谤。即使对其难以生起敬信,可以暂时远离并以平等心净观。试想,《普贤上师言教》中老妇人将狗牙当做佛牙而至诚祈祷,同样得到诸佛菩萨的圆满加持。
令老妇人获得加持的并不是狗牙,而是她虔诚的信心。由此可见,不论面对陌生导师还是自己依止过的导师,时时以平等信心净观绝对不吃亏。诚如藏族谚语云:“佛在何处亦不知,时时当生平等信。”
3、为何敬信上师
信心虽可支分八万四千法,然就修行大圆满无上窍诀法者而言,首重对上师之信心。解脱道的九乘次第,皆需在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方能获得果位。但于九乘次第中,唯有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将敬信上师置于诸法之首,修行者若能以视师为佛的虔敬心恭敬祈祷,无需依靠他道之缘,即能于相续中迅速生起证悟的智慧。
以宁提金刚乘自性大圆满的观点,既不是像下乘凭借伺察、推理等方式抉择甚深意义,又不像下续部依靠共同悉地而获得究竟殊胜悉地,也不是像其他上续部通过第三灌顶的喻智慧来直指义智慧,而是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染破戒之锈、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视师为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即依靠上师的加持力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如颂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萨 哈 尊者也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 上师乃一切加持之来源,胜共悉地之根本,遣除违缘障碍犹如日月驱散迷暗,故无上密法以视师如佛之虔敬心契入,见、修、行、果不离上师。若师徒相应无二,上师之加持如满瓶倾倒,弟子刹那成熟解脱。因此,依止上师、修持上师乃无上密乘之甚深心髓。
上师乃我等修行一切功德之源泉。从一句简短的心咒、乃至禅定中每一个细微环节的辨析,无不仰赖具德上师的悉心指导与引领。如直贡巴仁波切云:“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具德上师已彻证诸佛菩萨之密意,任运自成调化有情,刹那亦不曾忘失众生。如是加持遍虚空尽法界,然我等能否领受其加持并真实纳入心相续,完全依靠信心。
有者问:“如果对一位见解尚未圆满证悟佛果的导师生起最虔诚的信心,与以微弱信心依止另一位圆满证悟佛果的导师相比,哪一种情况获得的加持更大?”答案当然是前者。因为信心如同抓取食物之手,信心有多大,纳入心相续的加持就有多大;反之,若无信心,如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即使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身边,也得不到丝毫之加持。信心一如门扉,诸佛菩萨之加持周遍法界,然我等能得到多少加持,完全取决于信心之门敞开多少。
法王如意宝于《诸乘要诀》中云:“不论何人,不论聪明抑或愚笨,只要对上师有信心,其相续中必然生起智慧觉受。在我以前摄受弟子的过程中,有些聪明的人没有认识见解,然有些愚笨者则能认识见解,主要取决于对上师信心的强弱。”解脱与轮回只有一线之隔,若信心圆满, 当下即可认识本来面目而获得解脱;若信心偏袒,纵使修行万年,亦无法超越轮回苦海。
4、如何敬信上师
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事业、本体、功德之总集,故应起敬信。诚如波多瓦尊者于《蓝皮书》中云: “获得上师加持之大小不在于上师,而是观待自己……若于上师无有恭敬,即使依止佛陀亦无利益,故心无傲慢恭敬上师,至为重要。”欲求即生解脱者,一定要生起视师为佛之敬信,因总摄诸法之窍诀,唯尊上师为真佛,此乃摄聚窍诀之门。故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曰: “观师为佛得佛的加持,观师为凡夫得凡夫的加持。”一位修行者纵然坐拥一切窍诀,然未能将窍诀纳入心相续之最大障碍即是藐视上师,未视上师为真佛。
要做到将上师视为佛陀,必须在思想上了知五点,行为上做到一点:第一、了知上师是佛;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恩德超胜诸佛;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第六、做到视师为佛而以三欢喜承事。
(1)了知上师是佛
世尊于涅槃之前曾授记:“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 末法五百世,吾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故圆满一切功德之上师乃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之本体,为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补特伽罗形象。如《功德藏》云:“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之根即无上。”
诸佛菩萨示现三身形象度化众生,本体三身乃内在见解,游舞三身乃为度化众生之示现。从外境而言,如来三身神变之所以示现不同的形象,乃随顺不同众生之缘,应根机而现。法身虽为无相,登地菩萨以内心清净故,看到佛的报身形象;如果对上师的信心仍旧站在凡夫立场上, 因业力沉重、眼根不净,即使诸佛菩萨降临眼前,看到的仍然是凡夫形象,如上师面相随年龄增长产生白发、皱纹等等。此非诸佛菩萨心存偏袒,而是众生内心清净程度不同,依此而起现不同之显现。故依众生内心清净程度而安立外内密三种上师相应法:内心稍微清净时,为外相上师相应法;内心比较清净时,为内相上师相应法;内心达到圆满清净时,为密相上师瑜伽。
以了义之见,上师之意乃心之本体,无论证悟与否, 即为本来清净之佛陀、永恒稳固、无有迁变之佛陀法身。
基果无二无别之佛陀法身的妙力或者游舞显现出空性影相的上师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是真正的色身。色身之本体为法身,法身的显相为色身,二身无别之大平等性或双运金刚持、普贤如来、金刚萨埵一切部和坛城之遍主周遍有寂的大智慧就是佛陀法身。如云:“诸佛法性尊,引导皆法身。”
(2)了知上师一切所作所为均为佛陀事业
功德圆满之上师与金刚持无别,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如此殊胜上师为引导众生,一切行持皆为随顺所化众生相续而深具密意。即使上师示现凡夫相,在街上杀牛、杀羊,弟子也应以清净之心观待:此乃上师以特殊之不共密行度化众生。如法王如意宝在《生生世世摄受愿文》中说:“三世一切善逝诸如来,自前显现殊胜善知识,无比胜恩功德大海藏,祈祷于您上师如意宝。您度众生善巧方便行,无论显现何种之形象,乃至刹那邪见亦不生,一切所作见善求加持。”
(3)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恩德超胜诸佛
“如来出世我沉沦,如来灭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我等身处五浊恶世的众生,因业力沉重、福德浅薄之故,未能被过去诸佛调化。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我们,诸佛显现凡夫之相降临于世。尽管上师的断证功德与诸佛无二,但对我等而言,上师恩德远远超胜诸佛。上师教我们舍弃不善之业,为我们封闭了恶趣之门;上师教我们奉行善业之法,为我们立起善趣与解脱之梯;上师加持我们生起出离心,在我等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上师引导我们发殊胜菩提心,苏醒了我们本具的佛性;上师为我们直指觉性法身,将我等安置于三界法王之位。无论暂时衣食等修法顺缘、相续中生起的点滴功德、遣除修行中违缘障碍,乃至地道功德等直至究竟佛果之安乐,唯一皆是上师之恩德。故对我等而言,上师的深恩厚德超胜一切。
(4)了知上师乃总集一切皈依处
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浩如烟海的皈依境向外由上师的大智慧中散射,向内也回归到上师的大智慧中。因此,我们务必知道上师是一切皈依境之总体。
(5)祈祷上师生起证悟之智慧
了知、认识如是道理后,若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如果把上师视为真佛,满怀恭敬信心,如同琴弦般不松不紧虔诚祈祷,则无需依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其他道的外缘,就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如云:“无动敬信修六月,获得金刚持果位。”又云:“五道十地之境界,于师敬信岁月成。”
(6)以三欢喜承事上师
视师为佛在行为上表现为身口意三门欢喜承事上师。具德上师既不欲求世间福报,亦不贪图供养,然弟子为了积累福德资粮,应向上师供奉饮食、财物等资生之具,身做顶礼、经行、侍奉等,言语调柔、顺合师意、盛赞师恩, 内心恭敬、信奉、祈祷上师,忆念上师功德,思维上师教诲,特别是精进修持上师所传之一切正法乃最根本的承事上师事业。总之,诚如无垢光尊者云:“一切随顺上师, 即为最大供养。” 三门之中以心为主,故三门承事宜先从最根本处着手, 即调伏自心。如那若巴依止帝洛巴尊者期间,虽未离事专修,但以信心时时承事上师,最终获得上师密意。
承事上师事业之时,若能依教奉行,时时调伏自心,即便身做洒扫、语唤牛狗等世间琐事,亦能趋向解脱。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期间,阿瑞仁波切吩咐上师如意宝在亚青寺的玛尼堆中修建一座一亿遍金刚萨埵心咒的转经轮,完成后又嘱咐上师如意宝在供奉转经轮小屋的四周墙壁上画一千尊金刚萨埵像。当时由于经济困顿,无法延请专业画师,上师如意宝就想方设法找到一块木质的金刚萨埵相模版,印制了一千幅法相,精心地贴到塔内的墙上,并与几位巧手僧众为法相涂上颜色。待一切就绪,上师如意宝走出供奉转经轮的小屋,就在转绕玛尼堆的途中,突然落入到一种言语无法企及的境界。第二天,上师如意宝向阿瑞仁波切汇报: “您嘱托的事我已办好。”同时描述了自己昨天突然呈现的境界,阿瑞仁波切印证曰:“这就是开悟!”接着又笑着补充:“你看,成办上师事业同样能获证修行的功德!” 尚需了知,此中承事上师事业并非仅指时时围绕在上师身边,而是普遍性地遵照上师教言成办一切善行。故当从事一切善行之时,皆应三门不辞辛劳、欢喜成办。
5、如何增上信心
诸佛菩萨之加持周遍法界,弟子获得加持之根本在于信心。信心大者,获得的加持大;信心小者,获得的加持少;无信心者,无法获得加持。如波多瓦尊者于《蓝皮书》中云:“获得上师加持之大小不在于上师,而是观待自己。若无感恩胜解信,即使文殊观音亲自降临,亦不能成办彼之任何利益。若于上师具信解恭敬及报恩之心,即使上师功德尚未圆满,彼之加持亦能速疾融入,应生胜解信。”我等深陷轮回泥沼之众生,犹如重病之人,上师犹如妙手回春之医王,所传之法犹如妙药,信心则如双手。
若不伸出双手取药、服药,即便上师再慈悲,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受苦,无法救度,此即无缘。故增上信心乃修行者首重之要务。
信心不能增上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对佛法不了解, 或即便稍许了解,但不透彻;二、业力沉重。针对上述两种过失,可通过多阅读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和传记,多从事不同的善行清净业障而增上信心。
(1)通过闻思增上对佛法的理解
当我们对佛法不了解或了解得不透彻时,遭遇逆缘障碍,就会退失信心。比如世间人从事世间事业之前,若有明确的目标和缜密的计划,即便在成办事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不会半途而废。同理,若佛弟子对“何为三宝、何为解脱”已形成定解,对“如何修行、如何调整行道中觉受”等也胸有成竹,即便遇到顺逆诸缘,也会转为道用,不易退转。相反,若对佛法不了解,或者稍许了解但不圆满通达,遇到特殊因缘之时,则极易退缩。
比如很多刚入门的信众,懵懂中乐于烧香、拜佛等善行,但由于对其目的和功德不甚了解之故,若闲来无事、心血来潮,尚能择善而行;若世间事业繁忙或情绪低落, 则将佛法忘诸九霄云外。如是学佛的新鲜感一旦褪去,信心也随之退转。故有“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 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之戏言。这些过失都是不理解佛法、不了解解脱利益所致。
故追求解脱之弟子应铭记心中,信心能否增上完全取决于对法的理解。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平常应多在善知识足下听闻教言,多阅读历代传承祖师著述的书籍、传记, 此极重要。
(2)通过实修消尽烦恼
信心不能增上乃业力沉重之表现,故我等应从事不同的善行消尽烦恼、净除业障,令信心增上。需知,无论我们身做礼拜、口诵经文、打坐、调伏内心等,唯一的目的都是消尽烦恼、增上信心。若能把所有善行摄聚到信心一法之中行持,相信修行会更方便,感受也会更深刻。
由于宿世善缘,如今我们的信心与下乘派信众相比,可能高得多。但从自宗派对弟子的要求而言,我们的信心还有待提升。一旦认识到信心不具足乃业力沉重之表现,当内心产生分别疑惑甚至诽谤之恶念时,第一时间就要收回这种分别心,不能任其漂泊,这点非常重要!同时尚应多行忏悔、尽己所能行持善法,方能消尽烦恼、增上信心。
总之,我们应通过种种方便增上信心,无论遇到顺缘还是逆缘,我们的信心都要经得起考验,永不退转。以此信心为成办解脱之殊胜缘起,必能速证菩提果位。
(二)大铠精进
萨迦班智达于《大修行者涅莫之问答录》中将大修行者定义为“具恭敬及信心、精勤修学精要”,故具足信心与精进者方为大修行者。历代传承祖师亦曰:“即生成办解脱的唯一条件即信心与精进。”故当时时反观自心:我的信心如何?精进如何?每天由朝至暮,即便进入梦境,所有时间是否皆与佛法契合而在精进修法之中? 很多修行者皆能认识精进修行的重要性,但却无法做到;或者表面上虽然非常精进,但内心仍无法时时与正法契合。需知,做不到精进的最大过失乃忘失正念。正念分为改造意念之正念和无造法性之正念。对于初学者而言, 很难达到无造法性之正念,所以应时时提起改造意念之正念——时时不忘自己在修行之中,时时不忘历代传承祖师之教言,时时不忘调伏自心,如是则已在精进之中。
有时由于内心散乱、昏沉严重之故,有的修行者会把很多修法机会搁置一旁,甚至将修法拖延到明天、下个月、明年等等,这都是共同前行不圆满所致。相信很多弟子对共同前行的道理已经耳熟能详,即便是初学者,也阅读过相关书籍,通达一些理论,但为何现前还不圆满呢?因为我们所谓的“认识”恐怕还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并没有纳入心相续之中如实修学,改变自己,因此我们的内心还是与庸俗同道,无法做到精进。
当今我们依止的导师和所修学的法,与历代传承祖师没有丝毫之区别——导师都是与佛陀无二的大圆满持明成就者,法都是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我们与历代传承祖师最大的区别恐怕就在精进与信心之上。我们若能追随历代传承祖师之足迹,依观修无常等共同前行趋入正法,相信我们也能像历代传承祖师般,将全身心投入修行之中,在修行的路途上越来越精进,最终获得永恒不变的解脱之乐。
(三)誓言清净
诚如《佛子行三十七颂》曰:“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能他利岂可能,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子行。”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前亦复次教诫:“亚青寺的弟子要团结精进,守护好戒律,终此一生努力修行!”因此,作为修学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的弟子,不论独处或从众,必须严守戒律、清净誓言,此乃解脱之命根。
否则徒有修法之表相,难趣入解脱胜道,甚至可能堕入金刚地狱。
修行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初,应该了知相关戒律并清净执守,若有违犯,及时忏悔。密宗三昧耶戒支分为守持誓言和无守持誓言。守持誓言指的是:共道密乘所授之十四条根本戒、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依上师三门而支分的二十七条根本誓言和二十五条支分誓言等。倘若证悟般若波罗蜜之见解,名为无守持誓言。然对于尚未成熟圆满如是境界之弟子,应护戒如目,于敬信中时时行持,此乃护持解脱要道之真正铠甲。
1、誓言清净乃解脱之根本
修持大圆满者可分上中下三种根机,然无论何种根机, 皆未离清净持戒。
上根弟子座上证悟法性,且达到昼夜一如之境界,乃受持无守持誓言,无需经过中阴,即生成佛;
若座上已证悟,然座下仍具细微散乱者,其于外隐没次第五根断绝时,于第一本净刹那解脱成佛;
若于大圆满见解已达到觉受境界,平时犹励力护持见解,且持戒清净及多行善事,亦可于第二本净明增得三光后,意识融入虚空时,经过数个禅定夜而现证菩提;
若于大圆满见解仅具了知者,如《三句精要注疏》中云:“若了知明空不二之见解,且守持清净戒律并励力行善者,于转生中阴时,即得化身刹土西方极乐世界无有质疑。并于西方极乐世界中修持五百年令智慧辗转增上,获得永恒安乐。”
由此可见,只要持戒清净,对于禅定具备一定见解, 解脱指日可待。若未持戒,口头空言之了知见解,即无实义,获得善趣亦无把握,遑论解脱!故清净持戒乃为解脱至要。
2、三乘戒律要点
上师瑜伽导修仪轨观修之主尊——我等大恩上师如意宝之衣饰为“身着三乘三袈裟”,意为大圆满上师瑜伽乃圆满三乘戒律之妙法,故修学上师瑜伽者应清净护持三乘之律仪。
(1)小乘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恳切叮嘱阿难及众弟子: “吾涅槃后,以戒为师。”佛法能否长久兴盛,根本在于别解脱戒。我等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及喇嘛仁波切分别住持五明佛学院与亚青寺,均以别解脱戒为根本而摄持广大僧团,由此而成为现今整个佛教之无上庄严。如《三戒论释》曰:“于诸不善自性之罪,若于大众集聚之处, 莫说初学之者,纵然内心不被罪业污染之瑜伽士,为护持信士之相续,亦应依声闻之律仪而行持。”其具体行持为:内心护持出离心,行为从三皈戒直至比丘戒的所有学处,均作严谨护持,在家居士亦相应持守所受之戒。
(2)大乘
相对于以护持身语为主之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则更注重护持内心。称赞菩提心功德之典籍多如繁星,修行者内心护持愿菩提心,外则依行菩提心之六波罗蜜而行持,并且据所受菩萨戒,分别护持甚深见派(龙树菩萨传承)及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学处。
(3)密宗
密宗见修行果乃佛法之极顶,故其行持自然含摄下乘教派之一切要义,戒律亦然。密宗弟子所受持自宗之三昧耶戒,其中亦圆满摄持小乘别解脱戒与大乘菩萨戒。而上师瑜伽乃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故行者除护持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外,还需护持由上师三门而支分的大圆满二十七条根本誓言与二十五条支分誓言。
复次密宗三昧耶戒重在见解,除了护持如上行为,尚需净观五种圆满。在诸佛菩萨之境界中,一切显现本来清净,无有丝毫垢染。而众生依各自业力,分别呈现虚幻六道之境相,可怜众生无智,执以为实,故辗转于轮回痛苦之中,无力出离。诸佛菩萨巧设方便,依五种净观方式强力改变众生不净之显现,最终圆满诸佛之果位。
如是于行道中净观五种圆满,彼之所行与果法相应,故能迅速成办解脱,实为证悟究竟果实之殊胜方便。总之, 密宗之一切行为与誓言,皆应于信心中护持。信心清净, 则一切显现无非净相,自然不会导致犯戒、违誓等过失。
若行者对上师有信心,明观上师与金刚持无别,就不会诽谤或欺骗上师;对法生起信心,就能依止教言调伏自相续,不会诽谤自他宗派或舍弃正法;对道友有信心,净观为菩萨圣众,就不会以烦恼心分别自他之贤劣,甚至心生嗔恚;自心清净,所处皆为刹土,就不会将是非贤劣之显现归咎于外境,妄生分别执著之念;对众生本具如来藏功德生起信解,就不会舍弃众生及菩提心,或诋毁自身及他人等。如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此器情界清净刹,无有不净之显相,万物本为坛城轮,认识即为密乘戒。”故当切切思之。
3、忏悔的方法
触犯誓言涉及四因:对境、思想、方式和究竟。于密宗根本誓言而言,对境为金刚上师和道友;思想指违誓之人神智清明;方式是身语意三门造业,殴打、诋毁金刚上师或道友;究竟指金刚上师或道友被殴打或听到诋毁诽谤之词。如是圆满上述四因者,称为破根本誓言;仅具备一因、二因或三因者,称为犯根本誓言。
如今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深重,难免会有违犯戒律之显现,此时,应如何清净罪堕?三乘修行者由于所受戒律、所修之法及所持见解不同,故对犯戒后是否可以还净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声闻乘认为若违犯一次根本堕罪,如同瓷器破碎一般无法恢复;大乘则认为破菩萨戒如同珍宝用品破碎后可以修补一般,依靠他缘善知识可以酬补菩萨戒; 密宗认为失毁密乘戒则好似稍有凹陷的珍宝用品,自己依靠本尊、密咒、等持立即忏悔,完全可以无余清净罪障。
故古德云:“初需未染罪,一旦染上罪,忏悔极关要。” 破犯誓言至发露忏悔的时间,若隔一座,称为越座;若隔一日,称为违背;隔一年,称为失坏;隔两年,称为逾越;隔三年,称为破烂。随着时间的延长,忏悔的力度也随之需要加大,方能清净。如越座之堕罪,需具四力念诵二十一遍金刚萨埵百字明和一百零八遍金刚萨埵心咒来忏悔;违背之堕罪,必须依会供忏悔;失坏之堕罪则需将自己所有财物供献三宝而忏悔;逾越之堕罪,需布施自之身体或深爱之妻儿,方能忏悔;破烂之堕罪,需舍弃自之生命方能忏悔清净。后三者忏悔所依之供养、布施,非仅意幻,而是真实。故当出现破犯誓言之显现时,应第一时间收摄身心,立即忏悔,绝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而拖延。
经云:“若一心专注所缘境、不掺杂庸俗语一次性地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则一定会清净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所失毁的戒律,此乃上师金刚萨埵所亲许。”《无垢忏悔续》中曰:“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能够净除所失毁的戒律与分别念的罪障,堪称为一切忏悔之王。倘若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便可酬补一切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任何一位瑜伽行者如果能发誓念诵,不但此人今生会被三世诸佛视为胜妙长子而加以护佑,而且命终之后也无疑会成为诸佛的长子。”故应立下誓言:每日念诵二十一遍金刚萨埵百字明和一百零八遍金刚萨埵心咒, 亦可依《显密甘露心滴念诵集》中《十四根本堕罪忏悔颂》而每日忏悔。
密勒日巴尊者曰:“本来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 。”但忏悔必须具足四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返回对治力和现行对治力。外所依对治力是观修金刚萨埵,其本体为信心;内所依对治力为皈依、发殊胜菩提心、生起大悲心。厌患对治力的本体是对既往所做恶业之悔心;返回对治力的本体是戒后心;现行对治力的本体是对正法的希求心。
现今有者将忏悔作为自己犯错的借口,犯了忏、忏了再犯,如是由于不具备戒后心的缘故,使忏悔徒具表相,失去了原本的功德,故当戒之。
(四)品行贤善
如云:“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恶地道亦恶劣。”品行贤善者若见他苦,如己受之,进而意欲遍寻自他离苦之法。
而心之本体本具慈悲与智慧,初行者发自内心的善良、真诚与佛法之本怀极为相应,易于趋入修法正途。如是法器修持上师瑜伽,更容易认识到“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是故为度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由是将众生置于究竟安乐为己任,以出离心为基础,不断增上菩提心,为自他之究竟解脱而生起精进修法之意乐。
诚如《功德藏》曰:“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佛法树立之善,并非表面之善行、善相,而是内心时时与佛法相应。
由于内心调柔之故,言行举止流露出的本性善良,自然令自他欢喜。若内心未真正调伏,仅仅做良善之表相,则为诈现威仪,如阿底峡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故当谨慎。
(五)坚毅不挠
具相弟子具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之毅力,意志坚定、踏实沉稳,修持上师瑜伽能够持之以恒。修行中纵然遭遇悲苦险境,亦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急不躁地潜心修行,道心不易退转。
有些弟子心中常有疑惑:“我已修行数月甚至数年,为何尚未呈现任何功德、瑞相?可能我与此法无缘,非为法器,不如改换门庭,修学他法。”细致观待,这些都是急躁的表现。
诚然,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乃诸佛之心髓,于日、月、年间获得成就之者,不计其数。但末法时代,众生业重慧浅,凡夫无量劫来所造业力更不可思议,故解脱绝非一蹴而就之易事。往昔释迦牟尼佛为求一偈,宁舍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经。” 历代传承祖师及我等大恩根本上师亦跋山涉水、披肝沥胆、历尽险阻、行持无量苦行方证如是见解,作为薄地凡夫的我等,有何福德稍做修行即捷径解脱?况且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相对于下乘派教法,虽具更多殊胜方便,但掌握起来也更难,需要长时间反复实践,方能圆满。因此,修行者当安定身心,经年累月地依教实修,此乃解脱之根本。切忌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刚修行一年半载,自觉无甚道验,就对法与上师失去信心,甚至以神通作为见解增上的标准。如是日久必退失修法之念,复于懈怠中虚度光阴,此乃未解行道历程之谬。
意欲快速成就之力求心虽为初学者精进修法之动力,然若过于执著,则会形成解脱之极大障碍。细致观待,修行者执著成就佛果,与凡夫执著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于能执之心和所执之境上略有差异外,其二取对立有何区别? 皆为妄心分别!故萨迦班智达曰:“于无佛可成之中而成佛矣!”是以告诫一切修行者:行道中务必摒弃急躁心理,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精进修行,方为成就之道。
(六)慷慨大方
将自己拥有的一切毫不吝惜地供养上师,即为慷慨大方。如大恩上师如意宝曰:“中期恭敬上师时,身与财富无吝献,布施窍诀缘由此。”作为上师,当然不贪求世间一切财物,弟子慷慨供养的目的是为了破除我执,此即为“布施窍诀”。
作为修行者,做不到慷慨大方的最大障碍是我执。如堪布昂琼所言:“(众生)无我而执我,无我所而执我所。”众生因无明,执身口意三门为恒常、唯一、自主而形成我执,继而将财物、身体、功德等外境执为“我所”,导致对善妙外缘产生贪心而意欲据为己有,见他人拥有,则生嫉妒心;自己拥有,则生傲慢心;自己失去, 则生吝啬心、嗔恨心等。故轮回一切痛苦之根本即为我执。
作为凡夫,无始时来至今所造习气烦恼沉重之故,破除我执并非易事。仅仅依靠教理抉择,以观想的智慧破除我执,可以断绝实执性执著,却难以断绝我执之根。故于实修中当止观交修,依靠观空之智慧和修止之禅定,方能彻底断绝我执。我执消尽之时,自然呈现慷慨大方之功德。
以上所宣具器密宗弟子之法相——信心乃解脱之种子; 视上师为真佛,三门无有藐视而恭敬,即摄聚窍诀之门; 三门不辞辛劳,欢喜承事,即成就之召唤;欢喜信受上师教言并精进趋入修行,乃解脱之伴侣;纵遇命难亦不违誓言、慷慨布施乃解脱之先导;虽经年累月修行亦不急躁, 仍具坚忍之大毅力持续修行,乃为解脱之根本;严持戒律乃解脱之命根;友伴品性贤良,即解脱之身体。修持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者,应时时观察自己是否具备如是法相。
若具备,迅速成办解脱即在眼前;若不具备,即应以不同方式创造。当自己法器圆满之时,传承清净、导师功德圆满之外缘一旦具备,即是成就时机。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一: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电子邮件(wotangka@qq.com)唐卡编码,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友情提醒二:尼泊尔唐卡不在沃唐卡评级范围内,全球市场上95%的尼泊尔唐卡归类在装饰画范围。
友情提醒三:“沃唐卡”官方唐卡评定为“收藏级“与”艺术级”的唐卡具有艺术收藏价值和商业升值潜力价值。